[发明专利]基于时域反射差值的远程光纤传输延时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1921.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霞;阮林波;赵前;吕宗璟;罗通顶;李海涛;田耕;渠红光;曹娜;王晶;陈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赵逸宸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时域 反射 差值 远程 光纤 传输 延时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时域反射差值的远程光纤传输延时测试方法,用于在A端对位于A端和B端之间的远程光纤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脉冲信号源进行二等分,将其中一路脉冲信号作为起点脉冲,对另一路脉冲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得到标准光信号;
S2,将步骤S1得到的标准光信号传输至B端,经光反射后返回至A端进行光电转换,得到标准电信号;
S3,测量步骤S1中起点脉冲和经步骤S2得到的标准电信号的时间间隔,得到固有传输延时;
S4,重复执行步骤S1,使得到的标准光信号经过待测远程光纤传输至B端,经与步骤S2相同的光反射后,再经待测远程光纤传输返回至A端光电转换后,得到待测电信号;
S5,测量起点脉冲与待测电信号的时间间隔,得到叠加传输延时;
S6,对叠加传输延时和所述固有传输延时进行差值比较,得到待测远程光纤的传输延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时域反射差值的远程光纤传输延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脉冲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为5V,脉冲宽度为50ns。
3.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时域反射差值的远程光纤传输延时测试方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A端的二等分功率分配器(1)、电光转换模块(2)、单向传输模块(3)、光电转换模块(4)和多通道采样示波器(5),以及设置在B端的光反射器(6);
所述二等分功率分配器(1),用于对输入的脉冲信号源进行二等分;
所述电光转换模块(2),用于对二等分后的一路脉冲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得到光信号;
所述单向传输模块(3),设置有三个端口;沿其传输方向顺序,第一个端口用于接收经电光转换模块(2)转换得到的光信号,第二个端口用于向光反射器(6)输出光信号,并接收由光反射器(6)返回的光信号,第三个端口用于向光电转换模块(4)输出光信号;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4),用于将由单向传输模块(4)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多通道采样示波器(5),用于测量二等分后的另一路脉冲信号,以及单向传输模块(3)输出并经光电转换模块(4)转换的电信号的时间间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时域反射差值的远程光纤传输延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采样示波器(5)的采样率为5GS/s。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时域反射差值的远程光纤传输延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输模块(4)为三端口环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9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过地下水层灌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型曲面精密光学磨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