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1187.8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敏;周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霍尼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00;G01D1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柔性 顶盖 检测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台、检测小车和夹持臂,所述检测台顶部的前后端均设有导轨,且导轨上活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检测台上设有供检测小车移动的轨道,且检测小车包括车体和安装盘;本发明通过支撑组件放置车顶盖,通过检测小车的红外测距探头、摄像机对车顶盖进行检测,通过夹持臂的作用,利用夹爪夹起夹持块,从而夹起检测小车,通过转盘转动、第一支臂转动、第二支臂转动、第三支臂转动和第四支臂转动调整检测小车的位置,方便对车顶盖上方多个位置进行检测,且夹持臂将检测小车放到检测台上后,检测小车沿着轨道运动,即可对车顶盖的底面进行检测,检测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顶盖板在出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参数检测,这类检测工作主要是通过检具来完成,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检测外观质量的简捷工具,通过探头对车顶盖表面进行扫描,达到控制车顶盖质量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车顶盖放置到传送带上,通过位于传送带外侧的检测头对汽车顶板进行检测,但汽车顶板放置在传送带上,检测头只能对汽车顶板的上表面进行检测,如此对汽车顶板的检测不全面,而且车顶盖支撑不均匀,有变形的风险,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该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通过支撑组件放置车顶盖,通过检测小车的红外测距探头、摄像机对车顶盖进行检测,通过夹持臂的作用,利用夹爪夹起夹持块,从而夹起检测小车,通过转盘转动、第一支臂转动、第二支臂转动、第三支臂转动和第四支臂转动调整检测小车的位置,方便对车顶盖上方多个位置进行检测,且夹持臂将检测小车放到检测台上后,检测小车沿着轨道运动,即可对车顶盖的底面进行检测,综上,检测更加全面。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柔性化顶盖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台、检测小车和夹持臂,所述检测台顶部的前后端均设有导轨,且导轨上活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检测台上设有供检测小车移动的轨道,且检测小车包括车体和安装盘,所述车体上贯通安装有安装盘,且安装盘的上下端均设有红外测距探头、摄像机和补光LED灯,所述车体前后端的两侧均转动设有滚轮;
所述夹持臂包括转盘、支座和第一支臂,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检测台顶部的一侧并通过马达驱动旋转,所述支座设在转盘上,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与支座转动安装并通过马达驱动旋转,且第一支臂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支臂并通过马达驱动旋转,所述第二支臂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三支臂并通过马达驱动旋转,且第三支臂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四支臂并通过马达驱动旋转,所述第四支臂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夹爪并通过马达驱动旋转,所述车体上设有与夹爪相适配的夹持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体内部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与前后端的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驱动连接轴旋转。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爪包括夹持板、夹持槽和爪板,所述夹持板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夹持槽,且两组所述夹持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爪板,所述夹持块的前后端均设有与爪板相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所述夹持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丝杆,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设有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螺纹丝杆连接,所述双向螺纹丝杆贯穿两组所述爪板并螺纹适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板、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每端的所述导轨上至少活动安装有六组所述滑板,中间两组所述滑板上设有第一支撑座,两侧的所述滑板上设有第二支撑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侧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设有滑竿,所述滑竿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方与第一滑槽内部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内端设有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霍尼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霍尼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