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信号的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1035.8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超;谷原野;李志刚;刘行;姜意驰;宋喜岗;张宝国;马文峰;马良;孙运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9/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号 车载 无线通信 产品 电磁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5G信号的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5G信号发生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5G信号发射模块、功能监测及验证模块以及电磁干扰模块,5G信号发生模块采用5G综测仪,功能监测及验证模块中,通过内置软件的上位机采集被测样品与5G信号发生模块之间表征5G通信性能指标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暗室外模拟生成并传输5G信号并确保暗室内5G信号接收正常;确保暗室内基本电磁抗扰测试环境下的被测产品5G通讯功能正常;根据电磁干扰条件下的被测产品工作状态评价抗扰性能。本发明通过模拟5G基站发出信号,建立真正有效的5G信号通信连接,真实再现5G产品在电磁干扰下的通信状态并评价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5G信号的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车载应用越来越多的采用5G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5G通信具有海量数据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等技术优势,车载5G产品信息交互多为核心数据和安全类信息,主要功能包括:信息采集、远程查询和控制升级、道路救援等相关功能,故,车载5G产品的电磁抗扰性能越来越多受到汽车厂商的关注,车载5G产品的电磁抗扰测试工作应运而生。
当前5G产品的测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5G产品测试辅助设备存在市场空白,相关的信号滤波器、放大器等辅助测试设备远没有4G产品市场的成熟度,需要一定的选型匹配能力和定制化开发能力;
(2)在实验室环境测试,电磁屏蔽暗室对信号的隔离作用,使得如何保证5G产品在实验室环境下正常工作进行电磁抗扰测试成为难点;
(3)5G基站布局较少,采用实网5G信号引入暗示内部进行测试,信号稳定性不佳;
(4)如何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对5G产品通信性能指标的监控,如丢包率等,是核心难题。
基于以上技术难点,现有技术中,针对车载5G产品的测试方案较少,绝大多数借鉴4G产品测试系统,对于5G信号采用软件模拟输入输出的形式,模拟产品处于5G工作状态,并非建立真正的5G信号通信连接,此测试方案只能采用黑盒测试原则通过外特性评估产品功能,无法评估产品性能,也无法真实再现产品5G通信特性和评价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5G信号的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系统及方法,模拟5G基站发出信号,建立真正有效的5G信号通信连接,真实再现5G产品在电磁干扰下的通信状态并评价通信质量。
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5G信号的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系统,包括:5G信号发生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5G信号发射模块、功能监测及验证模块以及电磁干扰模块;
所述5G信号发生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和5G信号发射模块依次信号连接,暗室外的5G信号发生模块通过5G综测仪生成5G信号经5G综测仪处理后发送至暗室内的5G信号发射模块实现暗室内5G信号发射;
所述功能监测及验证模块中,通过在被测样品与5G信号发生模块之间设置内置软件的上位机,实现对被测样品与5G信号发生模块之间表征5G通信性能指标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与被测产品5G信号连接的喇叭和话筒,模拟被测产品处于5G通话状态,进而根据通话状态判断被测产品的5G通话性能;
所述电磁干扰模块,用于对被测样品施加电磁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5G信号处理模块由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依次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5G信号发射模块采用5G信号发射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监测及验证模块还包括两组CAN光电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