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磷脂浓缩液高效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0189.5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金日生;施梦娇;张华;胡康棣;袁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3/347 | 分类号: | F26B3/347;F26B5/04;F26B11/06;F26B21/14;F26B25/00;F26B25/04;F26B25/12;F26B25/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磷脂 浓缩 高效 干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大豆磷脂干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豆磷脂浓缩液高效干燥装置;包括浓缩液储存箱、机座和接料槽,机座的上端设置有载板,载板的上方设置有干燥转筒,干燥转筒的外圆面左右两端设置有环形辊道,干燥转筒的外圆面还设置有第一齿圈,载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滚轮,载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转筒端套,转筒端套的内端面圆心处连接有横杆,横杆的端部连接有伸入干燥转筒内腔的正棱柱,正棱柱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微波干燥发射器;本干燥装置实现了自动涂布、自动刮料和自动送料的过程中,对大豆磷脂浓缩液的烘干效率较高,其设计新颖、对大豆磷脂浓缩液的干燥效果优异、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磷脂干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豆磷脂浓缩液高效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磷脂是以大豆油脚为原料提炼的卵磷脂,含有胆碱、维生素、矿物质、亚麻酸及次亚麻酸等成分,其中胆碱是大豆卵磷脂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具有乳化性、抗氧化性、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等作用和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营养保健功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饲料等行业中。
大豆磷脂浓缩液是一种粘度高、热敏性高且易氧化的物质。传统的大豆磷脂浓缩液干燥方式主要有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两个方式,其中真空干燥虽然能够避免高温变质、易氧化的问题,但是其干燥效率低;喷雾干燥虽然效率高,但是其一方面对热风温度控制严格,在喷雾干燥中易被氧化,二方面由于其自身粘度高,其喷头容易被堵塞,需要频繁的停机检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干燥效率。
申请号为CN201821377470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脂干燥设备,包括安装板、蒸汽送入管和连接横柱,安装板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支撑腿,两个支撑腿之间通过连接横柱固定有干燥筒,干燥筒包括第一蒸汽筒,第一蒸汽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蒸汽筒,第二蒸汽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蒸汽筒;该实用新型通过高温蒸汽对附着在干燥筒表面的磷脂浓缩液进行干燥,但是蒸汽干燥时的温度不易控制,其干燥过程中磷脂浓缩液易变质,而且该干燥设备对磷脂干燥完成后需要打开下底盖卸料,卸料完成后又要重新上料,因此极大降低了磷脂的干燥效率;另外,该装置干燥过程中其磷脂浓缩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被氧化变质。因此,针对传统真空干燥、喷雾干燥以及现有磷脂蒸汽干燥设备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干燥效率高、且能够防止干燥过程中磷脂变质的干燥装置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真空干燥、喷雾干燥以及现有蒸汽干燥的不足,设计设计一种干燥效率高、且能够防止干燥过程中磷脂变质的大豆磷脂浓缩液高效干燥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豆磷脂浓缩液高效干燥装置,包括机座、浓缩液输入源和接料槽,所述机座的上端设置有载板,所述载板的上方设置有干燥转筒,且干燥转筒的一端面开口设置、另一端面开设有圆形口,所述干燥转筒的外圆面设置有环形辊道,所述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镜像对称的滚轮,且两个滚轮与环形辊道相配合,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干燥转筒自转的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干燥转筒的开口端设置有转筒端套,且转筒端套与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干燥转筒的开口端与转筒端套的内壁相贴合且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端套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接料槽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转筒端套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转筒端套的内端面圆心处连接有正棱柱体,所述正棱柱体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微波干燥发射器;
所述干燥转筒的内部设置有与干燥转筒内壁相贴合的螺旋叶刮板,所述浓缩液输入源上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穿过转筒端套的端部伸入螺旋叶刮板上最靠近转筒端套的两个间隙中,所述圆形口设置有轴承套圈,所述轴承套圈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伸入干燥转筒内腔的端面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与螺旋叶刮板相连接,所述载板上设置有驱动转动柱自转的第二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光热操控液滴三维迁移装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