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筒形件拉深成形模具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9936.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申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筒形件拉深 成形 模具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筒形件拉深成形模具及其应用,该模具用于将板料(14)拉深成筒形件,该筒形件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侧壁(141)和筒底(142),模具包括:位置相对应的下模板(1)和上模板(13);相互匹配的凸模(8)与凹模;凹模支撑座(6),用于装载凹模;弹性支撑机构,用于在板料(14)成形过程中支撑成形的筒底(142);凸模(8)固设在上模板(13)下,弹性支撑机构和凹模支撑座(6)固设在下模板(1)上;拉深时,筒底(142)同时与凸模(8)和弹性支撑机构抵接;侧壁(141)内侧与凸模(8)抵接,侧壁(141)外侧与凹模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提高和改善拉深成形的筒形件的尺寸精度,为实际生产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料冲压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筒形件拉深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制造工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典型零件或毛坯,筒形件的传统制造工艺为板料拉深成形,受限于材料性能、成形工艺、凸模圆角、凹模圆角、凸凹模间隙及回弹等因素,传统拉深成形的筒形件在筒底平面度、侧壁锥度、横截面圆度、壁厚等方面精度有限,只能通过增加成形工序或机加工工艺等方法来提高精度,由此导致材料流线不完整,产品服役性能下降,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增加,已不能适应现代产品大批量、低成本、高精度生产要求,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广泛应用。
基于上述现状与不足,开发高精度筒形件拉深成形模具,制造高质量、高精度筒形件极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和改善拉深成形的筒形件的尺寸精度,为实际生产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高精度筒形件拉深成形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高和改善筒形件成形精度,实现高精度筒形件少无切削的近净成形或净成形;提高筒形件表面质量及服役性能,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能耗,缩短制造工艺流程,保证和稳定成形件质量;推动高精度筒形件低成本大批量、高效生产,促进精密成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并推动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快速发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高精度筒形件拉深成形模具,该模具用于将板料拉深成筒形件,该筒形件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侧壁和筒底,所述的模具包括:
位置相对应的下模板和上模板;
相互匹配的凸模与凹模;
凹模支撑座,用于装载凹模;
弹性支撑机构,用于在板料成形过程中支撑成形的筒底;
所述的凸模固设在上模板下,所述的弹性支撑机构和凹模支撑座固设在下模板上;
拉深时,所述的筒底同时与凸模和弹性支撑机构抵接;所述的侧壁内侧与凸模抵接,侧壁外侧与凹模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的内缘上方设有凹模工作带,所述的凸模端部外缘设有凸模工作带;
拉深时,所述的侧壁内侧与凸模工作带抵接,侧壁外侧与凹模工作带抵接。
所述的凹模工作带与凸模工作带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即凸凹模间隙随着拉深行程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模为多个按圆周方向布置的扇形凹模滑块,所述的模具还包括用于驱使扇形凹模滑块向圆心移动的滑套;
所述的滑套固设在上模板下,拉深过程中,滑套套设在扇形凹模滑块外,并与扇形凹模滑块抵接。
随着凸模向下运动,滑套的锥面挤压扇形凹模滑块外侧锥面,推动扇形凹模滑块在其与凹模支撑座接触平面内沿径向向筒形件中心轴方向滑动,筒形件侧壁向筒形件中心轴方向变形,对筒形件进行侧向回弹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