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的锌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9613.4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轩;吕金泽;任玉平;李洪晓;秦高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18/00 | 分类号: | C22C18/00;C22F1/16;A61L31/02;B21C37/06;C22C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解 心血管 支架 锌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用于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的锌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合金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Mg 0.03~0.07%,Mn 0.03~0.07%,不可避免杂质≤10ppm,余量为Zn。制备方法为:(1)将纯锌加热至600±5℃,熔化后依次加入金属镁、金属锰、磷,搅拌均匀;降温至550±5℃,压入六氯乙烷,保温静置10~20min;将金属熔融体降至500±10℃,浇铸;(2)进行二次磁悬浮熔炼,使其成分均匀性偏差小于±0.02wt.%;(3)在350℃下保温5小时,再升温至370℃保温5小时,然后在水中冷却至室温;(4)在300~400℃保温60~80min,之后在300~400℃进行热锻造变形;(5)在150℃保温30min,然后在150℃进行反向热挤压变形。本发明的Zn‑Mg‑Mn合金力学性能优异,且组织成分均匀,可用于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的锌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锌合金由于具有适宜的降解速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了当前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前沿和研究热点。锌合金作为支架材料的一个重要局限性在于其强度和塑性较低,不足以满足使用要求。而提高金属力学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金属基体中添加合金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方法,改变锌基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来提高其力学性能,从而开发出更加符合使用要求的锌基合金。
然而,随着合金元素的加入,合金组织均匀性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第二相的存在将会产生电偶腐蚀,从而影响其降解均匀性。目前关于Zn-Mn-Li系合金(CN201810517961.8)、Zn-Mg-Sr系和Zn-Mg-Zr系合金(CN201911133161.7)的研究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采用高纯金属作为原材料,减少因杂质而引起的不均匀降解。另一方面通过微合金化,而后通过二次磁悬浮熔炼技术和均匀化处理的方法保证合金材料的成分均匀性,从合金设计的角度保证合金降解的均匀性。然后,通过自由锻工艺和反向热挤压工艺的结合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最终制备出组织、成分均匀,且力学性能满足支架材料使用要求的Zn-Mg-Mn合金材料,所得合金可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镁锰合金的制备工艺,以解决目前锌合金组织、成分不均匀,且力学性能无法满足医用金属使用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锌镁锰合金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Mg 0.03~0.07%,Mn 0.03~0.07%,不可避免杂质≤10ppm,余量为Zn。所用原料金属由纯度为99.995%的锌块,纯度为99.995的镁块,纯度为99.995%的Mn块,
上述的锌镁锰合金的抗拉强度为340~400MPa,拉伸屈服强度为280~330MPa,延伸率为20~40%。
本发明的锌镁锰合金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上面所述锌合金成分准备金属锌、金属镁、金属锰、磷作为原料进行熔炼;先将金属锌加热,待其熔化后依次加入金属镁、金属锰、磷,待其全部熔化后,搅拌均匀;将其降温至550±5℃,利用石墨钟罩向金属熔融体中通入六氯乙烷,使其与金属熔融体充分接触,在550±5℃温度下静置15~20min;将金属熔融体降温,浇铸至水冷铁模中冷却,获得铸锭;
(2)二次磁悬浮熔炼:铸锭进行二次磁悬浮熔炼使其成分、组织均匀;
(3)均匀化处理:铸锭在350±10℃下保温5小时,再升温至370±10℃保温5小时,然后在水中冷却至室温,获得锭坯;
(4)热锻造变形:锭坯在300~400℃保温60~80min,之后在300~400℃进行热锻造变形;
(5)热挤压变形:将圆柱形锭坯在150℃保温30min,然后在150℃进行反向热挤压变形,挤压速度0.5~3mm/s,挤压比为4~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6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