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冷连轧工业过程监测与异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8761.4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8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敏;王泺评;陈想;范秋溦;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433 | 分类号: | G06F18/2433;G06F18/214;G06F18/15;G06F17/18;G06Q10/0639;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邓琳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驱动 冷连轧 工业 过程 监测 异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冷连轧工业过程监测与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由历史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并对所述数据集中的样本进行零均值处理;
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选取若干故障率高于预设值的钢种的历史数据建立所述数据集,并对所述数据集中的样本进行零均值处理;
步骤二、确定隐变量个数;
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交叉验证法确定隐变量个数,具体包括:
假定排除第i个样本之外的样本对第i个样本的拟合值为对每个样本重复上述拟合,则yj的预测误差平方和为PRESShj,计算如下:
相应的yj的预测误差平方和SShj计算如下:
设Y的预测误差平方和为PRESSh,有
相应Y的误差平方和为SSh,有
在实际计算中,当(PRESSh/SSh-1)≤0.952时,增加该隐变量是有益的,反之则认为无明显的改善;
步骤三、确定核参数;
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
在核矩阵中核参数fker的选取满足Mercer定理,包括以下三种:
多项式核:
fker(x,y)=x,yd
Sigmoid核:
fker(x,y)=tanh(β0x,y+β1)
高斯核:
式中参数d,β0,β1,c根据先验知识确定;
步骤四、建立KPLS过程监测模型,得到各统计量的阈值,将计算得到的统计量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发生异常;
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
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法将原始数据Φ分解为主元空间和残差空间,在主元空间和残差空间分别使用T2统计量和SPE统计量进行监控;
对新样本xnew映射为φ(xnew)并进行零均值处理后为则
式中,tnew∈Rγ为样本的得分,因此,KPLS主元空间的T2统计量为:
对应阈值为:
KPLS残差空间的SPE统计量为:
对应阈值为:
式中,参数g和h通过训练样本根据如下式计算:
式中,kn∈RN为核矩阵K的第n行的转置;kn,j表示kn的第j个元素;为零均值处理后的核矩阵的第n行的转置;tn∈Rγ为得分矩阵T的第n行的转置;
根据计算得到的统计量与对应的阈值相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异常,判定逻辑如下:
步骤五、建立KPLS异常诊断模型,确定异常变量;
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
在核函数中,构造一个包含所有变量的归一化因子,分别用核函数对每个因子求偏导;令v为归一化因子,则有:
式中,v=[v1,v2,···,vm]T为归一化因子,vi=1,i=1,2,···,m;那么核函数对归一化因子v中第i个变量vi的偏导数表示为:
式中,Xj,i表示第j个样本中的第i个变量,该偏导数的绝对值就表示第i个变量对核函数影响作用的大小;
在KPLS的监测模型中,T2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如式所示,令
由和式
对T2求偏导,得到贡献率大小为:
根据上式,对SPE求偏导,得到贡献率大小为:
在上式中,
对求得的贡献率统计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每一个样本,要求满足和其中,前者用于检测异常偏离期望情况,后者检测噪声及干扰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冷连轧工业过程监测与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KPLS算法步骤如下:
假设在生产过程中进行n次采样,得到过程变量矩阵X∈RN×m和质量变量矩阵Y∈RN×p,其中m为过程变量个数,p为质量变量个数,KPLS算法将过程变量X和Y投影到一个由少量潜变量(t1,t2,···,tγ)构成的低维空间中,γ是KPLS潜变量个数,其模型为:
式中,γ为潜变量个数,T∈RN×γ称为得分矩阵,P∈RM×γ是的负载矩阵,Q∈Rl×γ是Y的负载矩阵,和Yr分别是和Y的残差矩阵,KPLS模型的求解算法如下:
步骤1、令i=1,Y1=Y,
步骤2、选取ui为Yi的第一列,
步骤3、ti=ti/||ti||;
步骤4、ci=YiTti,ui=Yici;
步骤5、ui=ui/||ui||;
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直到ti收敛;
步骤7、平减和Yi,
步骤8、收集参数T=[T ti],U=[U ui];
步骤9、令i=i+1,重复步骤2至步骤8,直到i>γ;
KPLS算法将过程变量矩阵X核化处理后变为在KPLS算法中,将和Y通过特征空间中隐变量的关系进行关联:
U=TB B=diag{b1,b2,...,bγ}
KPLS算法中存在如下关系:
TTT=Iγ
令
则
另外,和Y之间的回归系数矩阵ΨΦ为:
对于每个在线测量样本xnew同样需要映射到特征空间F,即:
xnew∈Rm→φ(xnew)∈RM
对φ(xnew)进行零均值处理:
则零均值处理后的在线核样本为:
式中,
knew∈RN为没有经过零均值处理之前的在线核样本,其元素knew,j,j=1,2,...,N为:
knew,j=φ(xnew),φ(xj)=fker(xnew,xj)
则在线测量样本xnew的KPLS预测值为:
以上即为KPLS算法模型建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7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