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废物焚烧熔渣进一步高温熔融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8703.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华;俞孝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野环保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废物 焚烧 进一步 高温 熔融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熔渣进一步高温熔融处理系统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熔渣式焚烧炉、二燃室和高温熔融炉,所述熔渣式焚烧炉的熔渣出口与二燃室下部连接,所述高温熔融炉侧面上部设有熔渣入口,所述高温熔融炉顶部设有助熔剂和还原剂入口,所述高温熔融炉侧面下部设有玻璃相溢流口、金属相出口,所述高温熔融炉的熔渣入口与二燃室的底部连接。本发明把熔渣式焚烧炉得到的具有流动性的熔渣送入高温熔融炉,并且设置高温熔融炉的高温及还原性气氛,将熔渣中未融化的物质彻底熔融,并将其中重金属物质还原,充分利用了危废焚烧余热的同时提高了残渣的玻璃化程度,将危险废物焚烧残渣变成一般废物,可以资源化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熔渣进一步高温熔融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2016年新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危险废物为1)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危险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类,而综合性有机危险废物主要以焚烧方式为主。
现有焚烧方式主要两种:一种是灰渣式,焚烧炉温度在850-900℃,焚烧残渣呈固态,风冷或水冷方式排出;一种熔渣式,焚烧炉温度在900-1200℃,焚烧残渣呈液态,通常水淬后以半玻璃态排除。熔渣式焚烧炉,炉内温度超过大部分残渣的共熔点,较少部分未熔化,却被熔液包裹,流动性较好。熔渣式焚烧残渣仍属于危险废物,现状需要进行填埋等方式进一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熔渣进一步高温熔融处理系统及方法,直接将流动状态熔渣再高温熔融,彻底熔融残渣,提高残渣的玻璃化程度,将残渣由危险废物变成一般废物,可以资源化再利用;富集提取残渣中稀贵金属,减少残渣中重金属含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熔渣进一步高温熔融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熔渣式焚烧炉、二燃室和高温熔融炉,所述熔渣式焚烧炉的熔渣出口与二燃室下部连接,所述高温熔融炉侧面上部设有熔渣入口,所述高温熔融炉顶部设有助熔剂和还原剂入口,所述高温熔融炉侧面下部设有玻璃相出口、金属相出口,所述高温熔融炉的熔渣入口与二燃室底部出口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熔渣式焚烧炉倾斜设置,所述二燃室竖直设置,所述熔渣式焚烧炉倾斜角度为2~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温熔融炉的熔渣入口通过熔渣通道与二燃室底部出口连接,所述熔渣通道上设有辅助加热系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温熔融炉的烟气出口与二燃室侧面下部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系统对危险废物焚烧熔渣进一步高温熔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危险废物投入熔渣式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熔渣式焚烧炉的温度为900~1200℃,熔渣呈流动状态;
(2)熔渣式焚烧炉得到的流动状态熔渣排入二燃室底部;
(3)二燃室底部的熔渣以流动状态流入高温熔融炉内,高温熔融炉的温度为1400~1600℃,熔渣在助熔剂的作用下完全熔融形成玻璃相,金属元素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金属相;高温熔融炉的底部上层得到玻璃相以连续溢流方式排出,高温熔融炉的底部下层得到金属相以间歇方式排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助熔剂为砂子、石灰、铝土矿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还原剂为焦炭、废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熔渣式焚烧炉和高温熔融炉产生的烟气输送至二燃室内进行再次焚烧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野环保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野环保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