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8440.4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徐学军;陈茹;李彬;沈波;陈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5/00 | 分类号: | F04D5/00;F04D13/06;F04D13/12;F04D29/043;F04D29/046;F04D29/18;F04D29/08;F04D29/44;E03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型泵闸 装置 | ||
1.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闸门(2)、下层过水流道(3)、吸水喇叭管(4)、工作闸门(5)、90度弯管(11)、扩散管出水流道(15)、拍门(16)和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
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安装在下层过水流道(3)进水侧上方;
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一端通过90度弯管(11)与吸水喇叭管(4)连接、另一端与扩散管出水流道(15)连接;
吸水喇叭管(4)伸入下层过水流道(3)中;
扩散管出水流道(15)的出口设置拍门(16)、且位于B侧水池(17)中;
下层过水流道(3)位于A侧水池(1)与B侧水池(17)之间;
下层过水流道(3)与A侧水池(1)的连通口处设置检修闸门(2);
下层过水流道(3)与B侧水池(17)的连通口处设置工作闸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包括轴系结构、动力机构、减速机构;动力机构、减速机构、轴系结构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结构包括泵轴(8)、轴承箱(9)、填料密封(10)、叶轮室(12)、叶轮(13)、导叶体(14);
叶轮(13)设置在叶轮室(12)内;叶轮室(12)一端通过90度弯管(11)与吸水喇叭管(4)连接、另一端与扩散管出水流道(15)连接;填料密封(10)设置在90度弯管(11)上;叶轮室(12)与导叶体(14)连接;
叶轮(13)布置在导叶体(14)与填料密封(10)之间;泵轴(8)连接在导叶体(14)内的水导轴承与轴承箱(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为异步电动机(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机构为齿轮减速箱(7);
泵轴(8)从90度弯管(11)依次穿过填料密封(10)、轴承箱(9)与齿轮减速箱(7)连接;
异步电动机(6)通过齿轮减速箱(7)与泵轴(8)连接;
齿轮减速箱(7)为上下平行轴齿轮减速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扩散管出水流道(15)的扩散角度小于或等于12度;
扩散管出水流道(15)为异径扩散圆管道,或为由圆形进口逐步过渡到矩形出口的扩散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拍门(16)为节能型双开侧翻式圆拍门或矩形拍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过水流道(3)为规整的矩形有压箱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自流排水工况A侧水池(1)与B侧水池(17)水位差1m时,所述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的自流排水能力达到20~72.5m3/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4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