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7983.4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赵兴天;肖凌翔;周楠;赵志凯;张露露;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速 工况 驾驶 优化 标定 方法 | ||
一种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方法是:首先使用INCA软件确认整车和发动机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待发动机水温达到充分预热后开始进行试验;在行驶道路上通过增大低、高速下的油门踏板需求以及减小扭矩模型的标定数据,提升汽车在加减速工况下的驾驶性能;对于加速工况:在踩油门加速过程中,若发动机受扭矩突变影响而使汽车发生窜动,则要通过减小扭矩模型的标定数据到再踩油门时汽车不会发生窜动为止;对于减速工况:减速工况看做是行车过程中松油门踏板回怠速的一个过渡阶段,ECU会根据当前工况判断,得到驾驶员在该阶段滤波后的需求扭矩值,以此提升减速工况的驾驶性。本发明用于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标定开发初期,在排放试验、OBD试验和基础驾驶性试验的开发过程中均存在着大量的加减速工况,都需要车辆在加减速工况下具备良好的驾驶性能,此外,在整车完成初步标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三高试验(高温、高原、高寒),这对汽车在加减速工况下的驾驶性要求会更加严格,同时驾驶性试验是汽车企业在汽车开发阶段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整车、发动机、电喷系统和各监控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根据现有的设备,考虑适应多种电喷系统,提供一种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汽车在加减速工况下的驾驶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使用INCA确认整车和发动机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INCA软件主要对ECU内部数据进行管理、监控和标定;ECU主要根据其内部的程序和数据对发动机进气流量以及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驾驶性试验要选择路况较好且车辆较少的路段,待发动机水温达到充分预热后(至少达到80℃)开始进行试验;
步骤二:确认好步骤一后,在实际行驶道路上通过增大低、高速下的油门踏板需求以及减小扭矩模型的标定数据,提升汽车在加减速工况下的驾驶性能;
对于加速工况:在踩油门(Tip-In)加速过程中,若发动机受扭矩突变影响而使汽车发生窜动,则要通过减小扭矩模型的标定数据到再踩油门时汽车不会发生窜动为止,优化加速时转速和车速的平顺性;
对于减速工况:减速工况(Tip-Out)看做是行车过程中松油门踏板回怠速的一个过渡阶段,ECU会根据当前工况判断,得到驾驶员在该阶段滤波后的需求扭矩值,以此提升减速工况的驾驶性。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优化汽车在加减速工况下的驾驶性能,改善汽车在行车过程中的驾驶舒适性,完成汽车在加减速阶段的过渡。通过本发明中的标定方法不但可以提升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感,同时还可以缩短汽车在开发阶段的开发时间,节约时间成本并提升工作效率。此方法简洁易懂同时借用现有设备,操作便捷,执行有效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标定样车加减速工况下的驾驶性优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汽车加减速工况驾驶性优化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使用INCA软件确认整车和发动机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INCA软件主要对ECU内部数据进行管理、监控和标定;ECU主要根据其内部的程序和数据对发动机进气流量以及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驾驶性试验要选择路况较好且车辆较少的路段,待发动机水温达到充分预热后(至少达到80℃)开始进行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