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状增香烟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67906.9 申请日: 2021-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3303492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7
发明(设计)人: 邵全;李雕;胡志忠;李红娟;周涛;丁发;冯俊杰;刘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养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4B15/12 分类号: A24B15/12;A24B3/14
代理公司: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代理人: 王辉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球状 香烟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状增香烟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球状增香烟草颗粒其成分按原料质量百分比计,称取30‑45%烟草原料,增香植物粉5‑20%,辅助原料10‑30%,润湿剂20‑35%。本发明有益效果为,以烟草原料为主成分的增香烟草颗粒,不经过燃烧裂解,即可随主流烟气释放烟草本香,能够极大地改善卷烟抽吸感,丰富香气、弥补香气,大大避免了矿物干珠所具有的土腥气问题;增香烟草颗粒经制丸机一次成型,得率高,外观圆度规整,粒径分布均匀,再经过附香,即可制备完成,降低损耗。有效地避免了矿物干珠成型难、得率低、粒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颗粒配方和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球状增香烟草颗粒配方和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对禁烟的呼声越来越高,降焦减害已成为烟草行业的发展方向。自2011年以来,国内卷烟行业的焦油量逐步控制在11毫克以下,部分产品甚至已经降至10毫克以下。为能有效降低传统卷烟的焦油量,市面上逐渐兴起了中支烟和细支烟的热潮。但降低卷烟焦油量,也随即给卷烟消费者带来抽吸体验差、香气不足等问题。

针对降焦减害所带来的抽吸问题,烟草行业也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其中,对传统卷烟滤棒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进,在传统滤棒中加入各种形式的增香颗粒,设计成多元复合滤棒。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39046.0公开了一种新型卷烟增香滤棒,添加20-40目的致香颗粒,通过复合成型机制成增香滤棒。专利公开号为CN110403236A公布了一种具有提升烟气透发功能的卷烟干珠嘴棒,干珠以沸石分子筛为主要原料,经造球、附香、成型工艺制备而成,然后在滤棒丝束中段加载干珠,增加卷烟吸食口感,提升透发功能。CN109805438A公布了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烟草香珠的制备方法,加入了魔芋粉、白炭黑等原料,制成具有表面多孔的干珠。CN108936788A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增香功能的烟草颗粒,颗粒粒径范围10-80目。现有技术有采用粒径较小的植物粉作为增香颗粒,添加在卷烟滤棒中,对定量要求较高,而且细颗粒强度不足,容易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出现粉碎,造成粉尘污染。也有采用以矿物干珠附香的形式,单颗加入滤棒中,但矿物干珠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成型难、强度低、掉粉严重等问题,并且矿物材料本身存在土腥气,极大地影响抽吸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球状增香烟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球状增香烟草颗粒,本发明所述的球状增香烟草颗粒其成分按原料质量百分比计,称取30-45%烟草原料,增香植物粉5-20%,辅助原料10-30%,润湿剂20-35%。

作为优选,本发明进一步为,所述的烟草原料为云南红花大金元(红大)烟粉,目数60-80。

作为优选,本发明进一步为,所述的增香植物粉为葛根、陈皮、甘草、滇橄榄、大枣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目数80-100目。

作为优选,本发明进一步为,所述的辅助原料为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本发明进一步为,所述的润湿剂为水、乙醇、水-乙醇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本发明进一步为,所述的微晶纤维素目数为120-150目。

一种球状增香烟草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原料质量百分比计,称取30-45%烟草原料,增香植物粉5-20%,辅助原料10-30%,润湿剂20-35%;所述的烟草原料为云南红花大金元(红大)烟粉,目数60-80;所述的增香植物粉为葛根、陈皮、甘草、滇橄榄、大枣中的一种或几种,目数80-100目;所述的辅助原料为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润湿剂为水、乙醇、水-乙醇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微晶纤维素目数为120-150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养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养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