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废气处理的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7825.9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婷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倍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5 | 代理人: | 徐明双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废气 处理 雾化 截留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废气处理的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雾化截留罐、螺旋导流板和喷淋内筒;所述雾化截留罐左侧开设有进气管口,雾化截留罐顶部开设有排气管口,雾化截留罐底部开设有排水管口,雾化截留罐右侧设有回流管;所述螺旋导流板安装在雾化截留罐顶部内;所述喷淋内筒通过螺旋导流板固定连接于雾化截留罐顶部内,且喷淋内筒通过管路与泵体相连通;所述滤屉共设置有两个,且滤屉呈倾斜状结构,两滤屉呈上下排列状位于雾化截留罐底部内;本发明通过螺旋导流板对废气进行导流,使废气在雾化截留罐内呈螺旋状向上流通,延长废气在雾化截留罐内部流通时间,提升废气中有害物质雾化截留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废气处理的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废气处理用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可以参考CN212039612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雾化降尘机构和水箱,所述水箱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孔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加水阀门和排水阀门,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废气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简单,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同时便于装置的推广,也提高了废气处理装置后期维护的便捷性,以及废气处理装置能够全面对废气进行处理,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果和环保性能。
现有类似的废气处理用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废气在设备内部流通时间较短,难以充分的将废气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截留去除,废气内依然会含有一定比例的有害物质,容易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废气处理的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类似的废气处理用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废气在设备内部流通时间较短,难以充分的将废气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截留去除,废气内依然会含有一定比例的有害物质,容易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问题。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废气处理的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适用于废气处理的雾化截留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雾化截留罐、螺旋导流板、喷淋内筒、滤屉和水汽收集管;
所述雾化截留罐左侧开设有进气管口,雾化截留罐顶部开设有排气管口,雾化截留罐底部开设有排水管口,雾化截留罐右侧设有回流管;
所述螺旋导流板安装在雾化截留罐顶部内;
所述喷淋内筒通过螺旋导流板固定连接于雾化截留罐顶部内,且喷淋内筒通过管路与泵体相连通;
所述滤屉共设置有两个,且滤屉呈倾斜状结构,两滤屉呈上下排列状位于雾化截留罐底部内;
所述水汽收集管底部与导气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截留罐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雾化截留罐内部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喷淋内筒位于雾化截留罐顶部内,喷淋内筒内部为中空状,喷淋内筒外侧呈螺旋排列状安装有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导流板呈螺旋环绕状连接于喷淋内筒外侧,且螺旋导流板外端与雾化截留罐内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截留罐底部内设有一处密封水槽,隔板底部设有漏管,且漏管底端位于密封水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截留罐底部内安装有滤屉,滤屉底部为网状结构,且滤屉内部放置有过滤棉,过滤棉由上层粗滤棉板和下层细滤棉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截留罐底部内开设有两处装配滑槽,装配滑槽与雾化截留罐外侧相连通,且滤屉分别滑动连接于两装配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婷,未经李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