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材二次加热实时控温的开放式熔融沉积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67545.8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高;周华民;杨飞;蒋威;杨爽;周何乐子;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295;B29C64/386;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孔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材 二次 加热 实时 开放式 熔融 沉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材二次加热实时控温的开放式熔融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对于待成型零件三维模型进行切片,获得多个切片层,在成形台面上按照预设轨迹成形第一层的切片层,以此在所述成形台面上获得固化的第一层基体;
S2对于第i个切片层,按照预设轨迹熔融沉积丝材,实现第i个切片层的成形;其中,在丝材熔融的同时,加热成形台面上已经固化的基体的熔融沉积前沿区,使得该熔融沉积前沿区的温度上升至玻璃化温度,丝材熔融后与该熔融沉积前沿区的基体紧密结合;
S3重复步骤S2,直至完成所有切片层的加工,以此获得待成型零件;
在步骤S2中,所述熔融前沿区为金属喷头对应的正下方已经固化的基材前方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材二次加热实时控温的开放式熔融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加热已经固化的基体的熔融沉积前沿区时,实时测量并反馈该熔融沉积前沿区的温度,当其温度达到玻璃化温度后并维持该温度,开始送丝并挤出熔融的丝材,持续沉积成形。
3.一种进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熔融沉积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打印基板,送丝模块、沉积头模块和加热模块,其中,
所述打印基板作为成形台面;
所述送丝模块与所述沉积头模块连接,用于将丝材输送给所述沉积头模块,所述沉积头模块用于熔融丝材并将熔融的丝材挤出;
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成形台面上已经固化的基体,使其温度上升至玻璃化温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温度实时检测模块,该温度实时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成形台面上已经固化的基体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同时与所述加热模块和温度实时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温度实时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成形台面上已经固化的基体的温度后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实时调节所述加热模块的温度,以此实现对成形台面上已经固化的基体温度的闭环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采用红外加热灯管,保证加热范围。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基板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成形台面无需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实时检测模块采用温度测量探针,该探针的直径小于等于2mm,测量温度上限根据所打印材料的玻璃化温度确定,测量精度在±1℃以内。
9.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固定在所述沉积头上,用于固定该加热模块的固定板能够上下移动调节所述加热模块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5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无线接入网架构的车联网高效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水电机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