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67511.9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金宁一;李昌;高子函;李乐天;许汪;郝鹏飞;鲁会军;李霄;田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43;G01N33/5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陈婷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尼帕 病毒 蛋白 抗体 间接 elisa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发明以尼帕病毒G蛋白包被酶标板,利用方阵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的最适工作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等进行分析。本发明成功建立了小鼠血清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小鼠血清中抗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分析以及疫苗激发的特异性抗体效价的评价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尼帕病毒病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人类严重且高度致死(致死率40%-70%),其病原为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亨尼帕病毒属(Henipavirus)成员[1],NiV能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的形式进行传播,导致人或动物感染甚至死亡。该病毒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养猪户暴发脑炎后首次发现,随后孟加拉国或印度几乎每年都会暴发脑炎。由于该病毒在尼帕双溪(Sungai Nipah)地区被分离到,因此得名。NiV目前主要有2个遗传谱系:NiV马来西亚株(NiV Malaysia,NiV-MY)和NiV孟加拉株(NiV Bangladesh,NiV-BD)。其中NiV-MY株基因组18246个核苷酸,而NiV-BD株基因组18252个核苷酸,其RNA基因组从3’-5’,由核衣壳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糖蛋白(F)、附着糖蛋白(G)和长聚合酶(L)6个基因连续排列而成,附着在病毒RNA上的N、P和L,形成病毒核糖核蛋白(vRNP)。M、F、G构成病毒粒子的囊膜,其中M与维持病毒形态以及介导病毒出芽有关,而F、G参与介导病毒对宿主细胞的附着与入侵。
自2001年至今几乎每年都在孟加拉国和印度发生致死率超过70%-100%的NiV暴发,而最近一次暴发是在印度克日克德州(Kozhikode),造成19人感染17人死亡,致死率高达89%,我国与印度接壤,并和孟加拉国邻近,虽然还没有病例报道,但该病具有传入我国的风险。由于该病毒的高致病性、潜在的大流行性,以及目前尚无许可的疫苗与成熟的治疗体系,因此急需研究和开发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以及有效的检测方法,以帮助预防和控制未来可能暴发的疫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小鼠抗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G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小鼠血清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疫苗的后续开发以及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与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抗尼帕病毒G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尼帕病毒G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拍净液体,洗涤,封闭,洗涤,加入稀释后的一抗孵育,拍净一抗,洗涤,加入酶标二抗孵育,拍净二抗,洗涤,显色孵育,终止反应,获得OD450值;
所述一抗包括阳性样本血清或阴性样本血清;
所述抗原的包被浓度为2μg/mL~10μg/mL;所述一抗的稀释度为1:200~1:800;所述一抗的孵育时间为30min~9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的包被浓度为10μg/mL;所述一抗的稀释度为1:400,所述一抗的孵育时间为6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酶标二抗的工作浓度为1:5000~1:20000;所述酶标二抗的孵育时间为30min~12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酶标二抗的稀释度为1︰20000,所述酶标二抗的孵育时间为3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封闭具体为:以5%脱脂乳-TBST为封闭液,37℃封闭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