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7131.5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云;张晓春;于鸣泉;曹超;黄笛;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高压 流量 比例 溢流 卸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插装式单向阀、卸载主阀、溢流先导阀、进液机构、控制活塞机构和电‑机械转换机构。可以减少高压大流量供液系统采用开关式卸载阀卸荷时的系统压力冲击,延长卸载阀组的使用寿命;可以实现泵站的比例卸荷,而控制活塞可以在比例卸荷后,实现快速卸荷功能;通过插装式结构设计,将单向功能、卸荷功能、溢流功能集成到一起,体积紧凑、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大流量高水基液压元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综采供液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液能力不足:大采高工作面对支架供液系统的供液流量和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供液系统精确控制分辨率不足:自动化、智能化工作面对供液系统的流量和压力有越来越高的精准控制要求,以适应快速跟机、直线度控制和及时支护等工作面装备智能驱动的需要。当前,国内外企业和高校开始研究大流量乳化液泵以取代多泵联合供液形式,提升供液系统的总体供液能力,减少乳化液泵组配置,从而提高效率。然而,现有供液系统均采用通断式卸载阀开关控制高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随着供液系统的流量不断增长,通断式电磁阀卸载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压力冲击巨大,不仅影响阀的工作能力,而且会影响泵站的可靠性,所以有必要通过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改善供液系统控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插装式单向阀、卸载主阀、溢流先导阀、进液机构、控制活塞机构和电机械转换机构;
所述进液机构包括进液口以及与进液口连通的工作面连接口;
所述插装式单向的一端贴合在阀体的左侧内壁上,另一端与进液口连接,所述溢流先导阀固定在阀体的右侧外部上,所述卸载主阀的一端与进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溢流先导阀连接,所述电-机械转换机构设置在溢流先导阀上端,所述控制活塞机构设置在溢流先导阀的下端;
所述插装式单向阀的上下壁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入口腔,设置在上壁上的单向阀入口腔连接工作面连接口,设置在下壁上的单向阀入口腔连接压力传递腔;
所述卸载主阀内径向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的上端连接有工作面卸油口;
所述溢流先导阀内设置有流道一和流道二,所述控制活塞机构内设置有流道三,所述流道一、流道三分别通过流道与工作面卸油口和压力传递腔连接,所述流道二与卸载主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装式单向阀包括单向阀阀套、插装单向阀阀芯、插装单向阀复位弹簧和螺堵一;
所述插装单向阀阀芯的外部套设有单向阀阀套,一端连接有螺堵一,另一端连接有径向设置的通孔二;
所述插装单向阀阀芯的内腔为可连通平衡腔,所述可连通平衡腔内设置有插装单向阀复位弹簧;
所述可连通平衡腔的端部与通孔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二的两个端部分别与设置在插装式单向阀上下壁上的单向阀入口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阀套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阀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卸载主阀包括卸载主阀复位弹簧、主阀芯、主阀套和阀套盖板;
所述阀套盖板设置在主阀套的外部;
所述主阀套套设在主阀芯的外部;所述主阀套内径向设置有通孔一,通孔一的上端连接所述工作面卸油口;所述主阀套在靠近进液口位置还设置有入口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