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二灰碎石细骨料制备混凝土预制砌块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7071.7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铎;张杰;霍王文;康转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7/26;C04B18/16;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碎石 骨料 制备 混凝土 预制 砌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二灰碎石细骨料制备混凝土预制砌块的方法,将道路中的二灰碎石拆除废料进行破碎,筛分选取获得再生细骨料;筛分后的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矿渣和MgO均匀混合形成搅拌物;向水玻璃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以及水,搅拌至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形成混合碱激发剂;将混合碱激发剂加入搅拌物中,搅拌形成地聚合物砂浆;将搅拌形成的地聚合物砂浆注入混凝土预制砌块模具,接着振动热压固化成型,静置后脱模,获得地聚合物砌块坯体;对地聚合物砌块坯体进行蒸汽养护以及自然养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模具将地聚合物砂浆制成不同类型及用途的砌块(如护坡砖、路面砖等),且养护周期较短,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二灰碎石细骨料制备混凝土预制砌块的方法,属于再生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公路进入改扩建时期,工程固体废料的产生也越来越多,废料长期堆积不仅造成砂石资源的浪费,还会使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产生的粉尘颗粒悬浮于空气中也会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对于道路基层中的废弃二灰碎石目前主要用于基层冷再生,但由于冷再生施工过程中原基层废旧混合料中的再生细骨料含泥量较高,所以再生细骨料的利用率较低,如何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再生细骨料,节约砂石资源,减少废弃旧料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目前提升旧路二灰碎石原基层废旧混合料利用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二灰碎石细骨料制备混凝土预制砌块的方法,节约了制作砌块的成本,同时又拓宽了二灰碎石细骨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废弃二灰碎石细骨料制备混凝土预制砌块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道路中的二灰碎石拆除废料进行破碎,筛分选取获得再生细骨料,作为混凝土预制砌块骨料;
第二步,将筛分后的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矿渣和MgO均匀混合形成搅拌物,其中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矿渣和MgO的质量份数比为111.1-171.4:50:5-10:1.5-4.5;
第三步,称取质量份数为30.0-62.5份的水玻璃,向水玻璃中加入质量份数为5.2-9.0份的氢氧化钠固体以及质量份数为00.0-22.7份的水,搅拌至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形成混合碱激发剂;
第四步,将混合碱激发剂加入搅拌物中,搅拌形成地聚合物砂浆;
第五步,将搅拌形成的地聚合物砂浆注入混凝土预制砌块模具,接着振动热压固化成型,经过静置16-24小时后脱模,获得地聚合物砌块坯体;
第六步,将地聚合物砌块坯体进行蒸汽养护;
第七步,蒸汽养护后进行自然养护,在自然养护期间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喷洒方式进行喷水,持续若干天后得到地聚合物砌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步中,筛分选取的再生细骨料粒径范围在0.00mm≦D4.7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步中,获取的再生细骨料含泥量小于3.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二步中,加入的矿渣活性指数≧75%,烧失量<3.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三步中,水玻璃的固含量为35.8%,其中水玻璃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27.28%,Na2O的质量分数为8.52%,波美度为39°,比重范围为1.370-1.375,模数范围为3.1-3.4;
氢氧化钠固体纯度≧9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四步中,混合碱激发剂加入搅拌物中搅拌的时间为3-5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五步中,振动热压固化成型时,振动频率为4000-4500次/min,振动时间为60s,成型压力为40k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