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815.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骆辉煌;冯顺新;陈冬红;杨青瑞;彭文启;许宏鋆;孙磊;黄钰铃;蒋艳;莫晶;张鹏飞;马巍;刘亚;陈俊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63B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水体 循环 漂浮 潜水 推进器 | ||
1.一种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10)以及潜入水下的并与所述浮标(10)连接的推流组件(20);所述推流组件(20)包括导水筒(21)、挡水盘(22)、连接轴(23)、叶片(24)以及电机;所述导水筒(21)两端开口并且其顶端与所述浮标(10)连接;所述挡水盘(22)的顶部从所述导水筒(21)的底端伸入到所述导水筒(21)的内部并与所述导水筒(21)固定连接,所述挡水盘(22)与所述导水筒(21)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进水通道;所述连接轴(23)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挡水盘(22)内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连接轴(23)的另一端与所述叶片(24)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导水筒(21)的顶端设有分水盘(30),所述分水盘(30)与所述浮标(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30)呈喇叭状,所述分水盘(30)开口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导水筒(21)连通,所述分水盘(30)开口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浮标(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盘(22)的顶端和底端均呈圆形,并且挡水盘(22)的顶端横截面尺寸小于其底端的横截面尺寸,所述挡水盘(22)的侧面内凹并且所述挡水盘(22)的侧面为回转线呈弧形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盘(22)的侧面通过连接杆(25)与所述导水筒(21)连接,所述连接轴(23)从所述挡水盘(22)的顶部伸入到所述挡水盘(22)内,并且所述连接轴(23)与所述挡水盘(22)转动并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4)旋转产生的推力的方向为从下到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10)的数量至少为3,所述浮标(10)的横截面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减小,并且所述浮标(10)的底部呈尖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组件(40);所述太阳能组件(40)包括板框(41)、设置在所述板框(41)外侧的太阳能板(42)以及设置在所述板框(41)内的电源,所述板框(41)与所述浮标(10)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42)和所述电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10)通过支架与所述板框(41)和所述导水筒(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善水体循环的漂浮式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多组支撑组件(50),所述支撑组件(50)包括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所述第一支撑杆(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标(10)和所述板框(4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标(10)和所述导水筒(2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2)之间呈折弯状,并且向所述浮标(10)所在的方向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8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