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6371.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斌;孙玮;黄金;钟希林;林秀玲;杨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海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8/00;C03C2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挺俏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层玻璃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输送机构、钻孔室、钻孔机、高压加热室、压辊组以及气泡击穿机构,压辊组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气泡击穿机构包括正极板、负极柱以及升降机构,钻孔室对夹层玻璃的一角进行钻孔后,输送机构将钻孔的夹层玻璃输送到高压加热室内,由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依次进行呈垂直方向的预压,使PVB膜中的水汽产生的未消除的气泡聚集到开孔处,然后将负极柱和正极板下降,其中负极柱下降到开孔中,正极板下降到开孔外侧,负极柱与正极板形成的强电场可以使开孔周围的气泡击穿破裂,从而溶于胶膜中,保证夹层玻璃的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是指在至少两层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成为一体的复合玻璃,当玻璃发生破裂时,破碎的玻璃会粘在中间膜上,防止玻璃碎片飞溅,有效防止碎片扎伤和穿透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常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观光电梯等。
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PVB胶片热压法(干法)以及灌浆法(湿法),采用干法制备夹层玻璃时,在合片阶段会对玻璃板进行辊压以使PVB胶片中的水分蒸发产生的气泡破裂溶解,然而在压辊的挤压下,水分容易聚集到尾部,很难或不能去除,导致玻璃高压后脱胶、产生气泡,影响到夹层玻璃的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对夹层玻璃一角进行开孔,在合片时,在开孔以及夹层玻璃侧壁之间施加电场,使聚集在开孔的气泡发生击穿后破裂溶解于胶膜中,保证夹层玻璃的成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包括输送机构、钻孔室、钻孔机、高压加热室、压辊组以及气泡击穿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依次穿过钻孔室以及高压加热室,所述钻孔机设置在钻孔室内,用于对夹层玻璃的一角进行钻孔,所述压辊组以及气泡击穿机构设置在高压加热室中;所述压辊组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压辊设置在高压加热室内部远离钻孔室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辊垂直于第一压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移动;所述气泡击穿机构包括正极板、负极柱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正极板相互垂直,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正极板下降,使正极板位于夹层玻璃开孔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带动负极柱下降,使负极柱位于夹层玻璃开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以及升降板,所述液压杆设置在高压加热室内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板顶面连接,所述正极板顶部以及负极柱顶部与升降板底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之间形成缝隙,还包括标记室以及标记机构,所述输送带依次穿过标记室、钻孔室以及高压加热室,所述标记机构设置在标记室内,其包括通电按钮以及电动喷漆头,所述电动喷漆头以及通电按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同一缝隙中,所述通电按钮伸出到输送带上表面上方,所述输送带一侧设置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分别与输送带、第一驱动机构、升降机构、通电按钮以及电动喷漆头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钻孔室内,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竖杆以及两个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分别位于输送带上下方,所述竖杆穿过缝隙,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杆连接,并与横杆组成供夹层玻璃穿过的空腔,所述红外发射管设置在上方横杆的底面,所述红外接收管设置在下方横杆的顶面,且位于红外发射管下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钻孔室内壁,用于驱动竖杆移动,所述上位机分别与钻孔机、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钻孔室内的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竖杆侧壁连接,所述高压加热室内的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第一压辊的两端、第二压辊的两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海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海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