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QAM、QPSK的参数指代方法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6296.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时空思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00 | 分类号: | H04L27/00;H04L27/34;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221002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qam qpsk 参数 指代 方法 数据 发送 接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QAM、QPSK的参数指代方法,包括:数据指代信道是数据指代信道本身指代数据之外,信道信号矢量调制也指代一个具体数据;将数据信道的信号作为固定独立数据,将信道信号的QAM或QPSK调制方式生成的变量,作为可变数据,在下行时根据数据终端的指代数进行随时改变,以增加组合数的复用率;位置指代信道本身采用位置指代,信道信号矢量调制可以进行数据指代,位置指代信道的QAM调制变量在低QAM调制阶数下采用直接数据指代,在高阶QAM调制下分出一部分作为直接数据指代,另一部分作为数据起始位置和数据bit长度变量指代。本发明能够使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QAM、QPSK的参数指代方法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4G、5G并行发展,但是数据传输的能耗比仍然较高,同时符号-bit比值仍然具有更大的数据操作空间。发明专利CN105634564A一种电磁波模拟数字高进制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和CN109217914A一种电磁波数据传输规则及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数据传输能力,增加数据传输效率。减少OFDM中PAPR对系统的负担。但如果信道数量不变,随着信道中变量数的增加,一味的增加整体变量数量对提升单位数据量并没有更优的提升,尤其在5G技术应用场景下,数据效率依然很低,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数据计算方法和指代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QAM、QPSK的参数指代方法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在位置指代及下行数据映射上进行改进,以更适应现有技术;在单信号变量的逻辑层面进行改进,以使数据传输效率更高;通过对信号变量的利用,使距离基站不同远近的终端在不同的信号误码概率下,获得不同传输速度增益,以更大效率的利用每个信道信号;通过多基站时间同步算法,使远距离终端可以得到多个基站的MIMO效果;应用QAM技术与位置指代技术相结合,使QAM等信号调制方式具有起始位置指代和位长指代功能,使叠加数据传输速度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QAM、QPSK的参数指代方法,包括:
数据指代信道是数据指代信道本身指代数据之外,信道信号矢量调制也指代一个具体数据;
将数据信道的信号作为固定独立数据,将信道信号的QAM或QPSK调制方式生成的变量,作为可变数据,在下行时根据数据终端的指代数进行随时改变,以增加组合数的复用率;
位置指代信道本身采用位置指代,信道信号矢量调制可以进行数据指代,位置指代信道的QAM调制变量在低QAM调制阶数下采用直接数据指代,在高阶QAM调制下分出一部分作为直接数据指代,另一部分作为数据起始位置和数据bit长度变量指代。
进一步地,该参数指代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每个QAM星座点之间设置不同的抗干扰距离,使星座点在不同的接收距离得到不同的星座点位,以使不同距离的终端正确接收到属于自己的QAM调制阶数的星座点数据。
进一步地,该参数指代方法还包括:
通过增加一个上行控制载波补偿时间使多个基站下行的上行控制载波对于同一个终端的上行时间波形在时间上同步,以使终端的上行时间与多个基站的上行接收时间完全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参数指代方法的数据发送方法,当进行下行数据时QAM只做数据指代的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定通信双方的数据信道Ns对应的信道,设定QAM调制阶数QS及数据调制对应的星座点参数,生成一个对应信道的数据内存地址矩阵;
步骤2,读取待发数据包的数据链进行分割,分割的每一份长度为log2Ns+log2Qs,每一份数据的前log2Ns作为信道指代内存地址指向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时空思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时空思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