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104.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王燕红;郑奕华;陈莉;余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闽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汪丽丽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术后 康复 护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包括底座和活动臂,底座上设有容纳活动臂的凹槽,活动臂包括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上均设有固定腿部的固定带,第一活动臂与底座连接处、第一活动臂与第二活动臂连接处分别采用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控制转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患者使用该护理器可以进行提膝、抬腿、小腿前踢等动作。其载荷多为腿部的自重,并可以在训练时通过对护理器的有效控制达到对腿部的辅助支撑效果,使患者在康复初期循序渐进的进行恢复训练。本发明体积小、便携,且为卧姿训练,患者无需下床即可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
背景技术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民间针对骨伤病患者进行术后恢复的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而对于骨外科的病患,骨折往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外科伤患,术后护理对骨伤病人的整个恢复阶段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骨伤病人来说,四肢的骨折就比较难以处理,因为骨折的病患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否则接好的伤口会受到二次伤害,假设一名病患小腿骨折,腿部不能发力移动,时间久了会造成肌肉萎缩,同时下肢关节也得不到有效锻炼,对术后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现有技术中,对于骨伤患者的术后护理多为牵引,达不到有效锻炼以及活动肢体关节的效果。即使患者进行锻炼,也多为抗阻锻炼。抗阻锻炼多为独立的锻炼装置,需要患者下床训练,且无法自行调整难度。
因此,患者急需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包括底座和活动臂,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活动臂的凹槽,所述活动臂包括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一活动臂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上均设有固定腿部的固定带,所述第一活动臂与底座连接处、第一活动臂与第二活动臂连接处分别采用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控制转动,所述第一活动臂上分别设有控制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棘轮机构、第二棘轮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棘轮、棘爪和固定棘爪的固定板。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棘轮机构与第二棘轮机构均内置于第一活动臂内。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开关为手柄式,设于第一棘轮机构附近,所述棘爪上设有穿绳部,所述第一开关下部设有末端连接才穿绳部上的连接线,所述第一开关下部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下部和固定板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开关为活动挡板式,所述第二开关设于第一活动臂侧部且靠近第二棘轮机构位置,所述第二开关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第一开关相同。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活动臂与第二活动臂连接处侧方设有支撑膝窝位置的支撑杆。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活动臂末端设有防止其滑落凹槽内的档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患者使用该护理器可以进行提膝、抬腿、小腿前踢等动作。其载荷多为腿部的自重,并可以在训练时通过对护理器的有效控制达到对腿部的辅助支撑效果,使患者在康复初期循序渐进的进行恢复训练。
本发明体积小、便携,且为卧姿训练,患者无需下床即可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后方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器进行曲腿训练时的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闽东医院,未经宁德市闽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