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5584.4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斌;胡倍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液滴中 注射 试剂 微流控 装置 | ||
1.一种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该微流控装置包括:主通道(1)和一个或多个注射通道(2),所述主通道(1)包括流入主通道(11)和流出主通道(12),
所述一个或多个注射通道(2)与所述流出主通道(12)交汇,所述流出主通道(1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当注射通道(2)为多个时,所有注射通道(2)与所述流出主通道(12)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交汇点(C1)均位于垂直于所述流出主通道(12)的第一轴向中心线(121)的同一个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在靠近所述流入主通道(11)处所述一个或多个注射通道(2)与所述流出主通道(12)交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交汇点(C1)垂直于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第二轴向中心线(111)的垂点(P)与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最短距离是2.5微米~2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交汇点(C1)到所述第一轴向中心线(121)的第一垂直距离(L1),大于所述流入主通道(11)在相应注射通道(2)方向的侧壁到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第二轴向中心线(111)的第二垂直距离(L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垂直距离(L1)比所述第二垂直距离(L2)大2.5微米~2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垂直距离(L2)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L1)的比值范围为1.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第二轴向中心线(111)与所述第一交汇点(C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流入主通道(11)和所述流出主通道(12)连接处相交形成的第一线段(S1)为弧线、直线、曲线和折线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第二轴向中心线(111)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注射通道(2)的轴向中心线(21)的夹角为0度~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当注射通道(2)为多个时,多个注射通道(2)与所述流出主通道(12)形成的多个交汇点位于垂直于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第二轴向中心线(111)的不同平面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所述流出主通道(12)包括第一流出主通道(122)和第二流出主通道(123),
所述第一流出主通道(122)比所述第二流出主通道(123)更加靠近所述流入主通道(11),所述第一流出主通道(12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入主通道(11)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流出主通道(12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出主通道(122)的横截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向微液滴中注射试剂的微流控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注射通道与所述第一流出主通道(122)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交汇点(C2)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流出主通道(122)的第三轴向中心线(1221)的第一平面(P1)内,剩余注射通道与所述第二流出主通道(123)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三交汇点(C3)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二流出主通道(123)的第四轴向中心线(1231)的第二平面(P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5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式枢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边紧固螺栓组件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