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5503.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君;王健;马杰;漆鹏程;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通灵光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靳静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印刷电路 板式 换热器 性能 测试 平台 | ||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测试平台(100),所述的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10)包括:本体(11)、热侧入口(12)、热侧出口(13)、冷侧入口(14)以及冷侧出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测试平台(100)包括:
启动回路(1),包括用于提供二氧化碳的气瓶(101)以及用于提升二氧化碳流体压力的柱塞泵(103),所述的柱塞泵(103)位于所述气瓶(101)的下游;
热侧回路(2),包括第一截止阀(201)、用于储存二氧化碳流体的第一缓冲罐(202)、为二氧化碳流体提供流动动力的第一循环泵(203)、用于提高二氧化碳流体温度的第一加热器(204)以及用于调节二氧化碳流体压力的第一调压阀组(205),所述的第一缓冲罐(202)、所述的第一循环泵(203)、所述的第一加热器(204)、所述的热侧入口(12)、所述的热侧出口(13)以及所述的第一调压阀组(205)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并构成供二氧化碳流体在内部流动的第一循环回路(220),所述的柱塞泵(103)、所述的第一截止阀(201)以及所述的第一缓冲罐(20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当所述的第一截止阀(201)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的柱塞泵(103)与所述的第一缓冲罐(202)流体连通;
冷侧回路(3),包括第二截止阀(301)、用于调节二氧化碳流体压力的第二调压阀组(305)、用于储存二氧化碳流体的第二缓冲罐(302)、为二氧化碳流体提供流动动力的第二循环泵(303)以及用于降低二氧化碳流体温度的冷却器(311),所述的冷却器(311)、所述的第二调压阀组(305)、所述的第二缓冲罐(302)、所述的第二循环泵(303)、所述的冷侧入口(14)以及所述的冷侧出口(15)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并构成供二氧化碳流体在内部流动的第二循环回路(320),所述的柱塞泵(103)、所述的第二截止阀(301)以及所述的第二缓冲罐(30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当所述的第二截止阀(302)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的柱塞泵(103)与所述的第二缓冲罐(302)流体连通;
监测装置(4),用于监测所述冷侧回路(2)与热侧回路(3)内流动的二氧化碳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至少包括二氧化碳压力与二氧化碳温度;
控制系统(5),所述的控制系统(5)与所述的监测装置(4)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的测试平台(100)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回路(1)还包括:位于所述气瓶(101)与所述柱塞泵(103)之间的气化器(102),所述的气化器(102)用于气化来自于所述气瓶(1)的液态二氧化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气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循环泵(203、303)被配置为能够调整自身出口流体流量的变频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侧回路(2)还包括:第一真空泵(21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真空泵(210)上游的第一真空泵入口阀(209),所述的第一真空泵(210)与所述的第一真空泵入口阀(209)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循环回路(220)上,当所述的第一真空泵入口阀(209)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真空泵(210)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220)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真空泵(210)用于抽出所述的第一循环回路(220)内的残留流体;
所述的冷侧回路还包括:第二真空泵(31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真空泵(310)上游的第二真空泵入口阀(309),所述的第二真空泵(310)与所述的第二真空泵入口阀(309)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循环回路(320)上,当所述的第二真空泵入口阀(309)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真空泵(310)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320)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泵(310)用于抽出所述的第二循环回路(320)内的残留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通灵光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通灵光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5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