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油管高频冲击解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5296.9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石擎天;彭文玥;李伟;严佳琳;彭玉婷;马御琛;石域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阿斯贝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13 | 分类号: | E21B31/113;E21B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油管 高频 冲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油管高频冲击解卡方法,它由连续油管、连接器、马达头、加速器、高频冲击锤、低速螺杆马达和打捞工具等依次相连组成,当打捞工具与井底落鱼接触后,先标记落鱼位置,重新上提管柱,开泵送循环液,使低速螺杆马达开始低速旋转工作,下放管柱重量,确认打捞工具与井底落鱼连接以后,上提管柱,激发高频冲击锤开始工作,实现快速冲击解卡,解卡后可顺利将落鱼捞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续油管解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油管高频冲击解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多采用在长水平井上分段压裂,各段之间坐封可钻桥塞。在压裂施工结束后,一般采用连续油管送入螺杆马达和磨鞋钻除井底桥塞。相比常规油管,采用连续油管钻除桥塞由于操作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避免了带压作业频繁起下管柱等井控安全风险而广泛应用于页岩气水平井完井作业中。
由于水平井分段压裂过程中,套管长期处于反复交变应力的影响,套管易发生形变,且钻磨过程中下压磨鞋会进一步加剧连续油管在井筒中弯曲变形。在连续油管钻塞过程中桥塞上的碎屑、密封胶皮容易在套变和连续油管弯曲变形附近堆积,从而导致连续油管遇卡。而采用常规的震击解卡需反复上提、下压管柱激发工具串中的震击器工作,其响应时间慢,动作一次管柱只能实现一次震击,震击频率低。因此亟需采取新的高频冲击解卡方法指导现场作业,提高解卡成功率,降低现场井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油管高频冲击解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连续油管在大斜度井、长水平段井中遇卡后震击解卡响应时间慢,震击频率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连续油管遇卡后解卡成功率,降低了现场井控风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油管高频冲击解卡方法,本发明由连续油管,连接器,马达头,加速器,高频冲击锤,低速螺杆马达,打捞工具等组成,连接器与连续油管通过紧定螺钉或者卡瓦相连,连接器下接头与马达头上接头相连,马达头下接头与加速器上接头相连,加速器下接头与高频冲击锤上接头相连,高频冲击锤下接头与低速螺杆马达上接头相连,低速螺杆马达下接头与打捞工具上接头相连。当打捞工具与井底落鱼接触后,先标记落鱼位置,重新上提管柱,开泵送循环液,使低速螺杆马达开始低速旋转工作,下放管柱重量,确认打捞工具与井底落鱼连接以后,上提管柱,激发高频冲击锤开始工作,实现快速冲击解卡,解卡后可顺利将落鱼捞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常规的打捞作业中,一般使用震击器解卡,但是震击器的震击力在高温井中容易出现震击力小的问题,且震击器一般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才能激发一次,震击的效率不高。
而高频冲击锤的冲击频率在5-30Hz之间,高频冲击能更能快速地解卡,故震击效率比震击器有大幅提升。
(2)在配合加速器使用时,高频冲击锤有着非常高的冲击力。
(3)低速螺杆马达可以给打捞工具提供低速的旋转和高扭矩,能够更容易地抓取住井底落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续油管,2.连接器,3.马达头,4.加速器,5.高频冲击锤,6.低速螺杆马达,7.打捞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阿斯贝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阿斯贝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