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护理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5018.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晓宜 |
主分类号: | A61G7/012 | 分类号: | A61G7/012;A61G7/05 |
代理公司: | 广东知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9 | 代理人: | 翁晓婵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护理 病床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疗护理病床,包括床体及与床体驱动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固定底座、连接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连杆、液压驱动组件及脚踏施力杆;第一连杆具有第一活动端及第一固定端,第一活动端沿连接板滑动设置;第一固定端与固定底座枢接;第二连杆具有第二活动端及第二固定端,第二活动端沿固定底座滑动设置;第二固定端与连接板枢接;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分别与铰接连杆铰接;连接板与床体连接;液压驱动组件与第一连杆驱动连接,脚踏施力杆与液压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本发明公开的医疗护理病床,其离地高度可灵活调节,以灵活适应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护理病床其床面离地高度大都为60cm。但是60cm的离地高度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来说,上床时不能直接将臀部坐到床面上,需要通过手进行辅助或是需要他人辅助才能坐到床面上。同样地,在下床时,大部分患者无法直接将腿从床面伸到地面上,也需要手进行辅助或是需要他人辅助才能下床。
为此,目前逐渐推出床面离地高度为45cm的医疗护理病床。离地高度为45cm的医疗护理病床很好地解决了患者上下床时存在困难的问题。
然而,离地高度60cm的病床是为了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针对离地高度为45cm的病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则需要弯腰弓背,使护理人员身体容易疲惫。
因此,不管是离地高度为60cm的病床还是离地高度为45cm的病床,都没法同时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
为此,本发明设计一种灵活升降式的医疗护理病床,通过对病床进行灵活升降,以达到灵活适应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需求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病床,医疗护理病床的离地高度可灵活调节,以灵活适应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医疗护理病床,包括床体及与所述床体驱动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固定底座、连接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连杆、液压驱动组件及脚踏施力杆;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活动端及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活动端沿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底座枢接;
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活动端及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活动端沿所述固定底座滑动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枢接;
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铰接连杆铰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液压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驱动连接,所述脚踏施力杆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开设有第一活动引导槽,所述第一活动端沿所述第一活动引导槽滑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开设有第二活动引导槽,所述第二活动端沿所述第二活动引导槽滑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护栏及连接机构;所述护栏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床板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盘、活动盘、模式转换调节杆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床板连接,所述活动盘与所述护栏连接,所述活动盘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盘开设有环形引导槽,所述环形引导槽中设置一限位凸台;所述固定盘设置有以所述固定盘的中心轴为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引导块及第二引导块;所述第一引导块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持或分离,所述第二引导块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持或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晓宜,未经翁晓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