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榨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4801.8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辽市蒙优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1/06;C11B3/00;A23D9/007;A23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植物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榨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食用植物油原料依次进行恒温处理、冷压榨(常温压榨)、低温冷凝和冷过滤,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温度控制,实现对葵花籽、大豆的全程冷榨,能够使冷榨食用油的产品品质更加稳定,营养物质保留更充分,有害物质过滤更彻底,能够保证在生产全程无添加的前提下,实现对关键控制点工序的低温处理,从而得到人为影响相对较低、无任何化学影响的安全高品质冷榨食用油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榨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葵花油、大豆油是现阶段粮油行业的主要食用油品种,充当着现阶段食用油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葵花油、大豆油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保留程度已经成为现阶段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重点内容。
目前,葵花油、大豆油行业主要存在以下潜在风险隐患:原料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霉变、虫嗑、瘪粒以及非转基因等不标准原料难以保证压榨后产品的营养物质含量;市场上浸出类的葵花油、大豆油产品因化学溶剂的使用,除原料本身的营养物质、还原性物质被破坏外,添加的化学溶剂也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市场上大多数的压榨类食用油产品为提高出油率,在压榨前都对原料进行高温预处理,超过100℃的高温会对食用油原料的不饱和脂肪酸、VE、卵磷脂等营养物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市场上的葵花油、大豆油产品(包括浸出类和压榨类),大部分都需要经过精炼过程及半精炼的高温处理过程。精炼过程需对毛油进行脱胶、碱炼、脱色、脱臭等工艺,大部分工艺都会有外源物添加,也会对食品安全及营养物质含量及可利用性产生影响。而半精炼的处理工艺的除味过程也需要对毛油进行高温、高压处理,高温加热甚至有可能使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油脂聚合体等有害物质。同时,高温会加大食用油中植物蜡(烃类物质)的溶解度,导致半精炼过程中过滤脱蜡不干净,这类植物蜡在食用过程中,高温加热就会发生化学变质,产生有害物质。同时在低温状态下,植物蜡会析出,尤其在北方,析出的植物蜡会在葵花油、大豆油系列产品中凝结成絮状结晶物,影响产品的品相,不利于产品销售,从而损害商家利益。
因此,寻找新型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得到安全、产品品质稳定、营养物质保留充分的高品质冷榨食用植物油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榨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冷榨食用植物油安全、品质稳定且营养物质保留充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榨食用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食用植物油原料依次进行恒温处理和冷压榨,得到干饼和植物油毛油;
将所述植物油毛油依次进行低温冷凝和冷过滤,得到冷榨食用植物油;
所述恒温处理的温度为10~25℃;所述冷压榨的温度为20~25℃,所述低温冷凝的温度为5~10℃。
优选的,所述食用植物油原料包括大豆或葵花籽;所述食用植物油原料的水分含量≤13wt%、完整粒率≥90%。
优选的,所述冷压榨的时间为1~2min。
优选的,所述干饼的出膛温度为85~100℃;所述干饼的厚度≤2mm,残油率为6~10%;
优选的,当所述食用植物油原料为大豆时,所述干饼的水分含量为5~8wt%;当所述食用植物油原料为葵花籽时,所述干饼的水分含量为1~3wt%。
优选的,所述冷压榨的出油温度为65~75℃。
优选的,所述冷过滤采用板框式压滤机进行;所述冷过滤的温度为5~10℃。
优选的,所述冷过滤的压力≤0.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辽市蒙优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辽市蒙优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