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众测任务发布的文本摘要与图文检索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152.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骏;姚懿容;何强强;崔风丽;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532 | 分类号: | G06F16/532;G06F16/583;G06F40/284;G06T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任务 发布 文本 摘要 图文 检索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众测任务发布的文本摘要与图文检索生成方法,采集真实众测场景任务发布中提取的相关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筛选整理与清洗;对给定的相关单个或多个任务文档进行摘要生成,利用上阶段获得的任务相关文本摘要,收集相关图片数据库并检索出合适的图像;对检索出的两幅相关图像进行二次融合加工,以生成的方式整合为一张图片,提高图片与任务的匹配度和信息量。本发明通过在众测任务发布中对较为繁杂的任务文档提取较为简短的文本摘要,降低了众测平台方的工作量;同时使用图文检索与图像融合技术,生成具有特色的任务图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与图像检索生成领域,主要应用于众测任务发布的相关技术场景的文本摘要与图文检索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快速更迭与发展为相关产品带来了全新的迭代速度与交付需求,测试阶段在管控产品质量与降低风险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公司测试人员的人力成本、效率与其设备有限性导致了测试过程的覆盖率不能得到完全保证。这也成为了产品迭代速度大幅提高后的阻碍与挑战。众测作为全新的变革型的平台,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优势。众测依托于众测服务平台,不受测试人手的制约;同时大量的测试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产品测试,降低了测试成本;测试人员的数量大,扩展面广泛,弥补了传统测试中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经验,从而提高产品的相应质量,也提升了相关的用户体验。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对文本与图像等模态的分析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优势技术同众测相关应用场景结合也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面向众测中的任务发布场景,自然语言处理、跨模态检索与图像融合生成等技术的引入,使得整个任务发布更加智能与高效,在减轻发布方处理冗杂文档与图片筛选任务量的同时,提高了众测平台人员的交互性与使用兴趣。
任务发布场景需要对任务发布方提供的单个或多个文档中的复杂信息进行概括性全面的提取,这需要使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相关提取技术。过载的文本信息使得简短的摘要处理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抽取式摘要方法主要有图方法、聚类等,基于神经网络的抽取式摘要与生成式摘要方法也获得了比较大的突破。除了对文档进行简短的摘要处理,任务发布场景也需要针对具体的任务提供相对应的图片。任务相关的图片通常和发布方以及具体任务相关,手动提供会增加较多的工作量,本发明在众测场景中任务发布模块,根据相应任务的文本摘要,使用跨模态的检索技术与图像融合相关技术,生成符合任务内容与特色的任务图片。
随着众测平台技术的快速发展,追求更加智能化和交互化的服务体验也成为了全新的挑战与方向。如何更高效与智能化的解决任务发布中的相关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众测中相关任务发布的相关单个或多个任务文档生成具有概括性的简洁文本摘要,提供一种用于众测任务发布的文本摘要与图文检索生成方法,本发明针对相关任务摘要描述使用相关的图片检索技术检索适合的任务图,并使用图像融合生成技术对检索到的图像进行二次加工,获得众测任务的相关摘要与图像,使众测任务更具可视化和智能化。使用基于TextRank算法技术生成合理的任务文本摘要;使用图文检索技术在图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任务图片;使用图像泊松融合技术对检索出的图片进行二次加工,生成最终完整的任务图。具体包括对给定的相关单个或多个任务文档生成语法准确内容简洁且具有概括性的文本摘要以及使用任务文本摘要检索适当的相关图片,并使用图像生成技术二次加工图片,最终得到符合任务描述的图片。。本发明通过在众测任务发布中对较为繁杂的任务文档提取较为简短的文本摘要,降低了众测平台方的工作量;同时使用图文检索与图像融合技术,生成具有特色的任务图片,提高任务发布的效率并且增加与众测平台使用人员的交互性与浏览的趣味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光谱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金具磨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