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139.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耀伟;张召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释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27M1/08;B27M1/06;B27J1/00;A01K8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接 鱼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该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2)处理;3)初成型;4)精加工;5)成型;6)重复步骤3)‑5)制作出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且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均具有锥度;7)对竿稍节竹管和中间节竹管的后端加工形成玉棒,对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的前端加工形成玉口;8)对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的表面涂覆桐油,并自然晾干处理。该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不再局限于原生竹材的限制,容易批量化加工出符合要求尺寸的竹鱼竿,可以实现标准化和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手竿按装配结构分为插节式鱼竿和振出式鱼竿,在插节式鱼竿中按材料划分为玻璃纤维竿、碳素竿和原竹鱼竿。
原竹插接式手竿是通过挑选尺寸、外观合适的小竹材作为竿胚加工而来,由于天然的竹材形状各异,材料难以大量获取,导致无法批量生产,且制作出来的鱼竿个体外观、性能差异较大很难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该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不再局限于原生竹材的限制,容易批量化加工出符合要求尺寸的竹鱼竿,可以实现标准化和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该拼接竹鱼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选取3-5年竹龄的原竹,其中,所选取的原竹的杆径为5-6cm,竹肉厚度为0.9-1.1cm;
2)处理,将所选取的原竹在自然状态下阴干1-1.2年后对阴干后的原竹经高温碳化处理;
3)初成型,将碳化处理后的原竹切片处理,形成条状的瓦形的竹条胚料备用;
4)精加工,将条状的瓦形的竹条胚料使用成型机加工成设计尺寸的圆环截面的瓦形竹条;
5)成型,将精加工后的多根相同规格的瓦形竹条通过环氧树脂沿周向方向粘接成一根完整的竹管;
6)重复步骤3)-5)制作出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且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均具有锥度;
7)对竿稍节竹管和中间节竹管的后端加工形成玉棒,对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的前端加工形成玉口;
8)对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的表面涂覆桐油,并自然晾干处理。
优选地,在步骤2)中的碳化处理过程中,将阴干后的原竹放置在碳化炉中在2.0MPa气压下保持3.8-4.2h。
优选地,在步骤4)中,每根仿形竹管均使用成型机加工出5-8片瓦形竹条。
优选地,在步骤6)中,所加工的竿稍节竹管为实心结构,所加工出的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为空心结构。
优选地,在步骤5)的成型过程中,对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竹管进行整体缠线加固处理,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去除缠线。
优选地,在步骤7)加工玉棒作业前,向竹管内位于玉棒的加工位置塞入短节实心短棒,并通过胶水加固。
优选地,所述短节实心短棒的长度为8-12mm。
优选地,在步骤7)加工玉口作业前,在竹管外位于待加工玉口的位置缠线并通过胶水将缠线固定。
优选地,在步骤7)中,玉口使用定制的带锥度的钻头钻出,再使用砂纸打磨光滑。
优选地,在步骤8)涂覆桐油前,在竿稍节竹管、中间节竹管和手把节竹管上每隔80-100mm进行一次缠线加固,并通过胶水将缠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释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释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