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PVC型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3343.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方大港大河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E04F15/22;E06B3/04;F16L11/12;F16L11/14;F16L55/035;F16L11/127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pvc 型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冲击PVC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和设在型材本体内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四个支撑座、四个弹性体和力传递机构,所述力传递机构具有四个连接端并分别与四个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支撑座分别支撑型材本体的四个内壁,相邻两个支撑座之间通过一弹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型材本体的前壁体、后壁体和上壁体受到压力时,所述力传递机构均可起到缓冲作用并将力传递到型材本体的下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耐冲击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型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冲击PVC型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VC型材是由PVC树脂添加各种功能助剂后,经过高温挤出成型的工业和生活用PVC产品。按性能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种。硬质PVC型材多用于建筑方面,如制作PVC门窗,PVC地板,PVC管材等;软质PVC型材用于PVC软管,输电电缆等。
现有的PVC型材耐冲击性能差,在使用时受到超过承受范围外的冲击时容易破损,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耐冲击PVC型材,能够提高耐冲击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冲击PVC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和设在型材本体内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四个支撑座、四个弹性体和力传递机构,所述力传递机构具有四个连接端并分别与四个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支撑座分别支撑型材本体的四个内壁,相邻两个支撑座之间通过一弹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型材本体的前壁体、后壁体和上壁体受到压力时,所述力传递机构均可起到缓冲作用并将力传递到型材本体的下壁体。
作为优选,所述力传递机构包括上传递体、前传递体、后传递体、力传递主体和下传递机构,所述力传递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上传递体相配合的插接槽I,所述力传递主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插接槽II,所述插接槽II的下端为外低内高的斜面,所述前传递体和后传递体的内端均设有位于相应的插接槽II内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下端与斜面相配合,所述力传递主体的下端设有下传递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下传递机构包括套体、滑动体和弹簧,所述套体内设有弹簧和位于弹簧上端的滑动体。
作为优选,下方所述的支撑座的外侧设有聚氨酯缓冲垫。
作为优选,所述型材本体的四个壁体均设有两个向型材本体内凹陷的定位槽用于阻挡相应的支撑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体为弧形弹性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力传递机构具有四个连接端并分别与四个支撑座固定连接,四个支撑座分别支撑型材本体的四个内壁,相邻两个支撑座之间通过一弹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型材本体的前壁体、后壁体和上壁体受到压力时,力传递机构均可起到缓冲作用并将力传递到型材本体的下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耐冲击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定位槽能够提高型材本体的壁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动作的特性。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耐冲击PVC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型材本体、2-缓冲机构、3-定位槽、21-支撑座、22-弹性体、23-力传递机构、24-聚氨酯缓冲垫、25-固定座、231-上传递体、232-前传递体、233-后传递体、234-力传递主体、235-下传递机构、236-插接槽I、237-插接槽II、238-连接头、2351-套体、2352-滑动体、235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方大港大河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方大港大河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