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2681.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庆;董喜贵;赵劲毅;李国桥;郝金生;孙琦;孙远卓;纪海龙;闵洁;仲丛欣;董帅;孙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C09K8/588;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微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复合 驱油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步骤S1,将弱碱溶液通过第一注入口注入搅拌室进行搅拌,将石油磺酸盐和脂肽形成的第一组合物通过第二注入口注入搅拌室与弱碱溶液进行搅拌形成第二组合物,将聚合物通过第三注入口注入搅拌室与第二组合物混合搅拌形成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步骤S2,开启输液泵,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通过检测管输送至注液管,中控单元开启调节阀,向天然岩心注入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步骤S3,中控单元控制采油装置进行采油。本发明设置中控单元,根据形成的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的实时粘度通过设置不同注入口控制不同物料的投入量,通过调节输入泵输送压力和注液管道调节阀开口面积,以提高采油的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油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脂肽的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的开发分为三个过程:第一,利用天然能量如油藏流体的弹性能量、边水的水压、原油自身的重力和气顶气压等进行开采,称之为一次采油,采收率约为20%~30%;第二,在天然能量逐渐消耗,没有开采能力是,人工的采取注气和注水等措施来保持油藏压力继续开采,即气驱、水驱开采,一称之为二次采油,采收率约为20%~40%;第三,在补充油藏压力仍不能继续开采之后,人工注入化学物质、溶剂和热载体等化学药剂作为驱油介质进行驱油开采,称之为三次采油。三次采油的采收率根据不同工艺差异较大,一般为50%~70%。
目前,油田常用驱油体系有强碱三元体系和弱碱三元体系。强碱三元体系是由重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氢氧化钠组成,弱碱三元体系是由石油磺酸盐、聚合物、碳酸钠组成。现有弱碱三元体系驱油体系成本高,采出井结垢导致的举升系统严重,增加了地面处理系统的难度,采出井结垢问题导致产能下降、采收率降低等系列问题,由于采油过程中结垢情况的复杂性,单一使用各物料含量相同的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无法满足解决不同情况下的除垢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解决无法通过驱油剂使用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弱碱溶液通过第一注入口注入搅拌室进行搅拌,将石油磺酸盐和脂肽形成的第一组合物通过第二注入口注入搅拌室与弱碱溶液进行搅拌形成第二组合物,将聚合物通过第三注入口注入搅拌室与第二组合物混合搅拌形成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
步骤S2,开启输液泵,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通过检测管输送至注液管,中控单元开启调节阀,向天然岩心注入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
步骤S3,所述中控单元控制采油装置进行采油;
所述检测管包括第一检测管道和第二检测管道,所述第一检测管道一端与所述搅拌室出料口相连接,第一检测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检测管道相连接,其中,第一检测管道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大于第二检测管道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通过所述检测管输送至所述注液管,所述中控单元通过图像处理装置获取预设时间内,当前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在第二检测管道的移动距离设为S,停留在第一检测管道与第二检测管道连接处的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的高度设为H,中控单元获取当前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粘度M,设定M=m×H/H0×S/S0,其中,H0为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标准高度,S0为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标准位移,m为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标准粘度;当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的粘度低于预设标准时,所述中控单元增加第一组合物投入量和提高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驱动速度;若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的粘度高于预设标准时,所述中控单元降低聚合物投入量和降低含有脂肽的复合驱油剂驱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