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指定级配孔隙率生成均质土样的离散元土样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2128.4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曹军;王康宇;李伟杰;陈振寰;陈泽敏;方伶聪;陈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定 孔隙率 生成 均质土样 离散 元土样 制备 方法 | ||
按指定级配空隙率生成均质土样的离散元土样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颗粒数目,确定根据级配曲线的控制点分区段确定颗粒数目;步骤2单层制样:首先将试样按高度进行分层,通过步骤1按指定级配和孔隙率确定一层的颗粒数目,然后按两层的尺寸生成六面墙,通过移动上下两面墙来压实颗粒;步骤3替换分层处颗粒:首先将步骤2确定的多层试样进行组装,为了消除组装后层与层之间的分层现象,将上下两层之间的颗粒删除,复制下层中间颗粒来进行替换,之后运行足够的步数使颗粒运动平衡。步骤4施加重力和摩擦力:通过步骤3得到所需尺寸的试样后,最后施加重力和摩擦力,运行足够的步数使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固结。本发明可以按指定级配和孔隙率快速制得均质离散元土样,计算效率高,能很好的模拟现实土体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体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指定级配孔隙率生成均质土样的离散元土样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中土体是一种散体材料,而离散元可以很好的模拟散体材料,所以离散元在岩土工程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离散元建模过程对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结果有很大影响,而制备土样作为离散元建模的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初始土样的制备现在主要的方法有半径扩大法、分层压实法和一次生成法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制得比较均匀的土样,但是都有各自的缺陷,半径扩大法生成的孔隙率和土样尺寸会有所改变;分层压实法计算效率较低,并且生成的试样分层现象非常明显;一次生成法生成的土样均质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在离散元建模过程中制备的土样级配和孔隙率达不到要求以及颗粒分布不均匀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按指定级配空隙率生成均质土样的离散元土样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指定级配孔隙率生成均质土样的离散元土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级配曲线的控制点分区段确定颗粒数目,具体为,根据试样尺寸、孔隙率和级配曲线计算每一个区段颗粒的总体积,通过总体积得到区段颗粒总数目;在区段的粒径范围内随机选取粒径值,选取的次数为区段总颗粒数;重复此步骤确定所有区段的颗粒数目;
步骤2:将试样按高度进行分层,每一层的高度在颗粒平均粒径的20-30倍;单独对每一层制备试样,通过步骤1按指定级配和孔隙率确定一层的颗粒数目,然后按其两层的尺寸生成六面墙,在六面墙围成的长方体空间内给颗粒随机确定一个位置;给颗粒赋予线性接触,使离散元软件运行2000-5000步,每一百步给颗粒的速度清零,让颗粒缓慢弹开,之后再运行离散元软件,直至颗粒运动速度接近零,使颗粒分散均匀;然后控制上下墙往中间移动,将颗粒压缩到一层的空间内,之后墙体停止移动,运行离散元软件使颗粒运动平衡,颗粒速度接近零;记录这一层的颗粒半径和位置坐标,删除这层的颗粒和墙体;再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其他层的颗粒半径和位置坐标的记录;
步骤3:将步骤2确定的多层试样进行组装,通过改变层颗粒的Z轴坐标值按层进行叠加;为了消除组装后层与层之间的分层现象,将上下两层之间的颗粒删除,复制更下一层的中间颗粒来进行替换,位于最下面分层处的颗粒则通过复制最高层中间处的颗粒进行替换;之后运行离散元软件,直至颗粒运动速度接近零,使颗粒分散均匀;
步骤4:对步骤3得到试样施加重力和摩擦力,运行离散元软件,使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固结,最终颗粒速度接近零。
进一步,步骤1中,为了简化步骤,每一个区段颗粒直径均匀分布。
进一步,步骤1中,区段颗粒总数目是通过该区段总体积除以该区段颗粒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平均值得到。
进一步,步骤2中在六面墙围成的长方体空间内给颗粒随机确定一个位置,其具体步骤为:在X、Y、Z范围内分别随机选一个值,不考虑颗粒的重叠。
进一步,步骤4之前的重力摩擦力都是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快速制得指定孔隙率和级配的均匀试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