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通信的身份认证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1877.5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辰;夏时雨;云梦泽;刘念;谷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03;H04L9/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通信 身份 认证 系统 方法 | ||
1.基于红外通信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用户端、一个接收端和一个安全认证服务端;N为大于或等于5的整数;
接收端内设有第一数据库,该第一数据库内存储有每个用户端的第一认证信息;
安全认证服务端内设有第二数据库,该第二数据库内存储有每个用户端的第二认证信息;
每个用户端,用于将用户身份信息按预设格式生成携带有时间戳的字符串,并将生成的携带有时间戳的字符串转化为红外信号,并发送至接收端;
接收端,用于将接收的每个红外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第一数据库内的第一认证信息对各数字信号进行初步认定,并将初步认定合格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安全认证服务端;
安全认证服务端,记录所接收的各初步认定合格的数字信号的到达时间,并对所接收的各初步认定合格的数字信号进行解密,并通过时间认证阈值对各解密后的数字信号中的时间戳进行认证,当各解密后的数字信号中的时间戳认证成功后,再将时间戳认证成功后的数字信号分别与第二数据库内相应的第二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其匹配结果作为认证结果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端;
接收端中,通过第一数据库内的第一认证信息对各数字信号进行初步认定的实现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认证信息包括控制位认证信息和各用户身份信息;
首先对数字信号中的控制位与第一认证信息中的控制位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当该数字信号中的控制位匹配成功后,再对该数字信号明文中的身份ID与第一认证信息中的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且当对该数字信号明文中的身份ID匹配成功后,则证明通过第一数据库内的第一认证信息对各数字信号进行初步认定合格,否者初步认定失败;
安全认证服务端,对所接收的各初步认定合格的数字信号进行解密,并通过时间认证阈值对各解密后的数字信号中的时间戳进行认证,当各解密后的数字信号中的时间戳认证成功后,再将各时间戳认证成功后的数字信号分别与第二数据库内相应的第二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其匹配结果作为认证结果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端实现方式包括:
步骤11、记录所接收的各初步认定合格的数字信号的到达时间,并对所接收的各初步认定合格的数字信号中的密文进行解密,获得各解密后的数字信号密文中的身份ID和时间戳;
步骤12、将每个解密后的数字信号密文中的时间戳与其该解密后的数字信号的到达时间作差,并将其差值的绝对值作为该解密后的数字信号所对应的红外信号的传播时间,当所述红外信号的传播时间在时间认证阈值范围内,则认定各解密后的数字信号中的时间戳认证成功;
步骤13、将各时间戳认证成功后的数字信号中的身份ID分别与第二数据库内相应的第二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其匹配结果作为认证结果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通信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格式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控制位、身份ID和签名,且签名通过每个用户端的身份ID和该用户端请求发送信号的时间戳生成;
其中,控制位和身份ID构成明文,签名构成密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通信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签名的生成过程是采用ECDSA算法实现的;通过3des算法对签名进行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18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