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治理方法、装置和通用型压盖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1204.X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景天豪;刘建朴;夏甜甜;王春;蔚学彬;贾明杰;张海忠;黄欣;崔跃利;张清理;刘超;孔俊;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F16H57/03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减速 漏油 治理 方法 装置 通用型 压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治理方法、装置和通用型压盖,属于抽油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卸掉减速箱输出轴上用于固定密封盖板的螺栓,沿着输出轴外移密封盖板,拆除出输轴上安装的原骨架密封圈,安装宽度合适的密封用填料,然后安装两个通用型压盖,将密封盖板的螺栓孔对两个准通用型压盖的开口槽或螺栓孔,用螺栓紧固;两个通用型压盖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半法兰结构,每个半法兰结构均包括一个半圆板,一个半圆筒,以及在半圆板上设置的开口槽或螺栓孔,半圆筒用于压入减速箱输出轴的密封槽内。本发明的漏油治理方法适用于治理漏油操作,使用简便可靠,治理漏油效果好,且劳动强度小,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抽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治理方法、装置和通用型压盖。
背景技术
游梁式抽油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连续运转,抽油机的减速箱输出轴的骨架密封圈老化等原因,引起输出轴漏油的问题。由于无法对现场作业抽油机的减速箱输出轴上进行骨架密封圈的更换,只能在漏油严重时更换新的减速箱,或者将减速箱拆下来拿去维修,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维修或更换减速箱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治理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抽油机减速箱输出轴的漏油问题;还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止减速箱漏油的通用型压盖。
基于上述目的,一种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治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卸掉减速箱输出轴上用于固定密封盖板的螺栓,沿着输出轴外移密封盖板,拆除出输轴上安装的原骨架密封圈,安装宽度合适的密封用填料,然后安装两个通用型压盖,将密封盖板的螺栓孔对两个准通用型压盖的开口槽(203)或螺栓孔,用螺栓紧固;
所述两个通用型压盖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半法兰结构,每个半法兰结构均包括一个半圆板(201),一个半圆筒(202),以及在半圆板(201)上设置的开口槽(203)或螺栓孔,半圆筒(202)用于压入减速箱输出轴的密封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漏油治理方法,在抽油机减速箱输出轴上安装了通用型压盖,与原输出轴的密封盖板一起使用螺杆压紧,形成一体化结构;适用于治理漏油操作,使用简便可靠,治理漏油效果好,相比现有技术中更换、送修减速箱的方法,本发明的漏油治理方法的劳动强度更小、维修成本更低。
进一步的,为了使通用型压盖适用于6孔或4孔结构,在每个半圆板(201)上设置有四个开口槽(203),适用均布的6孔或4孔结构,各开口槽的设置位置为:在两个板法兰结构组成的法兰结构的径向方向上设置第一个开口槽,沿所述径向方向顺时针旋转60°设置第二个开口槽,沿所述径向方向顺时针旋转90°设置第三个开口槽,沿所述径向方向顺时针旋转150°设置第四个开口槽。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在每个半圆板(201)上设置有四个螺栓孔,适用均布的6孔或4孔结构,各螺栓孔的设置位置为:在两个板法兰结构组成的法兰结构的径向方向上设置第一个螺栓孔,沿所述径向方向顺时针旋转60°设置第二个螺栓孔,沿所述径向方向顺时针旋转90°设置第三个螺栓孔,沿所述径向方向顺时针旋转150°设置第四个螺栓孔。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防漏油效果,所述的密封用填料为毛毡。
基于上述目的,一种抽油机减速箱的漏油治理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密封盖板、两个通用型压盖、紧固螺栓,密封盖板通过两个通用型压盖、紧固螺栓安装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
所述两个通用型压盖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半法兰结构,每个半法兰结构均包括一个半圆板(201),一个半圆筒(202),以及在半圆板(201)上设置的开口槽(203)或螺栓孔,半圆筒(202)用于压入减速箱输出轴的密封槽内;
所述漏油治理装置还包括密封用填料,密封用填料、两个通用型压盖和密封盖板按顺序先后安装到减速箱输出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1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水路控制组件及感应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