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肝脏脂肪累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0866.5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达;何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31/7088;A61K48/00;A61K39/395;A61P1/16;A61P3/04;A61P5/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肝脏 脂肪 累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CD47抑制剂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CD47抑制剂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药物或试剂盒用于:1)治疗肝脏脂肪累积相关疾病;和/或,2)调节个体的肝脏中的脂肪含量。本发明提供了CD47抑制剂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通过抑制CD47的表达和/或功能,可以有效减缓小鼠的体重增加,降低肝脏中的脂滴累积,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用于治疗肝脏脂肪累积相关疾病和/或用于调节个体的肝脏中的脂肪含量的药物或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CD47抑制剂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上最广泛且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它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疾病。在我国,随着肥胖人群的增长和一些代谢疾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第一大慢性肝病发病的首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率已超过了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共存,而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又是诱发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西医常用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肝细胞保护剂等对NAFLD进行治疗,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特效药物。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原理上讲,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疗目的。在基因治疗的过程中,病毒载体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病毒载体是一种可将遗传物质送入目标细胞让其发挥作用的工具,简单来说,病毒载体就是通往基因治疗的“卡车”。基因疗法为传统方法无法企及的疾病提供了治疗选择。自2016年以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六种基因治疗产品:两种用于B细胞癌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产品和四种用于严重单基因疾病包括β-地中海贫血,一种罕见的视力丧失,脊髓性肌萎缩和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目前,继FDA批准的几款以慢病毒为载体的治疗方法后,慢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经报道的siRNA体内外递送策略大致可分为病毒载体递送和非病毒载体递送两大类。裸siRNA/shRNA/dsRNA可以全身递送给药或依赖于递送技术将靶向于特定基因的siRNA直接递送至作用部位可以产生预期的诱导抑制效应。常见的病毒递送载体包括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慢病毒等,比如疱疹病毒载体和杆状病毒载体也已用于在转导进入细胞后表达shRNA。新兴抗肿瘤治疗药物溶瘤病毒就属于这一类,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在感染后都会导致宿主细胞死亡,为了达到目的,通过连入特异性靶向促癌基因的shRNA等方法可以进一步强化溶瘤病毒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用于定向沉默的靶基因以及靶向序列的选择对于这些病毒类药物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D47抑制剂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CD47抑制剂在制备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药物或试剂盒用于:
1)治疗肝脏脂肪累积相关疾病;和/或,
2)调节个体的肝脏中的脂肪含量。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D47抑制剂能够抑制CD47的表达和/或功能。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D47抑制剂为单一有效成分。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D47抑制剂选自核酸分子、蛋白分子或化合物。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核酸分子选自针对CD47的干扰RNA、针对CD47的反义寡核苷酸、用于敲除或敲减CD47表达的物质,优选为基因表达载体、shR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