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近视眼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0694.1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杨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9/06;A61K47/06;A61P27/10;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 |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环路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近视眼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治疗近视眼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重要膏剂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二和第三组分为粉末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治疗近视眼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用眼不科学,用眼过度等问题,近视长久以来已经成为困扰我国青少年的顽疾,随着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青少年学业任务的加重,青少年的近视率还在不断攀升。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为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生增加到55.8%,高中生更是达到了70.3%。青少年近视患者如果对用眼习惯不加以矫正,不及早治疗干预,近视程度势必会不断加深,成年后将会发展成高度近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西医除了外科手术,尚未有其他非创伤性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近视的病因主要为:①过用目力,久视伤血;目开窍于肝,肝藏血,过度用眼导致真血暗耗,肝血不足,气血不能濡养于目而致近视,久视伤血,劳于心,气损及阳,心阳不能温煦充养目窍,阳气难于发越,光华不能远及而近视。②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虚、心阳不足等而致近视。基于上述理论,中医药领域在缓解及治疗近视领域一直在做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治疗手段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针灸、口服制剂、外敷制剂等。
但是目前中药制剂产品普遍能有效缓解眼疲劳,但是在提升眼视力的效果十分有限,很容易遭遇瓶颈期,例如:视力提升到0.6或0.8后就很难有效提升。并且现有的中药外敷制剂以水溶性易吸收为主,不利于眼周进行按摩,容易损伤眼周皮肤。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视力到1.0以上的中药制剂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大部分人的近视都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导致眼部的生理功能改变,眼睛出现寒热淤堵气血不足的症状导致视力下降。用中药合理的组方配制,使中药的药性能改善眼部的生理功能,有寒祛寒,有热清热,活血化瘀,让眼部有气血津液的濡养,恢复眼部自我调节愈合的能力,眼晴就不易疲劳。同时增加调理肝肾的药物,使其透皮吸收,强壮根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
所述第一组份包括下述药材的水提液:金银花1-50份,野菊花1-40份,艾草1-25份,决明子1-25份,当归1-25份,千里光1-50份,夏枯草1-25份,密蒙花1-40份,黄柏1-15份,红花1-40份,珍珠粉1-15份,升麻1-15份,五味子1-30份,楮实子1-40份,石菖蒲1-15份,枸杞子1-40分,桑葚子1-40份,覆盆子1-15份,茯神1-40份,远志1-15份,益智仁1-30份,女贞子1-40份,杏仁1-40份,柴胡1-25分,黄芩1-15份;
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粉末状的下述药材:炙甘草1-10份,龙葵全草1-120份;
所述第二组份趁热加入第一组份中,提取获得挥发油后加入辅料制成膏状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第三组分,所述第三组份包括粉末状的下述药材:三七1-25份,人参1-25份;所述第三组份加入挥发油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份的药材为:金银花40份,野菊花30份,艾草15份,决明子15份,当归15份,千里光40份,夏枯草15份,密蒙花30份,黄柏10份,红花30份,珍珠粉10份,升麻10份,五味子20份,楮实子30份,石菖蒲10份,枸杞子30分,桑葚子30份,覆盆子10份,茯神30份,远志10份,益智仁20份,女贞子30份,杏仁30份,柴胡15分,黄芩10份。
优选的,所述第二组份的药材为:龙葵全草100份,炙甘草5份。
优选的,所述第三组份的药材为:三七15份、人参15份。
优选的,所述辅料为:薄荷脑,叶黄素,卡波姆,三乙醇胺,黄凡士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杨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杨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