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477.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泽军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7/20;A01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自动 土种 栽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包括柱块,设备主体柱块两侧焊接把手块,把手块之间设置把手,柱块的前侧焊接种子槽,种子槽下方设置有旋转片槽,旋转片槽的下方连接下料管,下料管的下方连接入土夹头,入土夹头上设置下固定扣,柱块下方设置上固定扣,上固定扣与下固定扣上连接连接条,柱块下方设置弹簧槽,弹簧槽下方连接底块,本发明通过设置了一种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通过在种子槽内放入种子,旋转片槽将种子转人下料管,种子从下料管进入到入土夹头,将地块置土地上后向下摁压弹簧收缩,入土夹头进入土内,连接条放松夹头分开种子进入土壤之中,放松把手弹簧回弹入土夹头脱离土壤重新闭合,从而完从播种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蔬菜种植,尤其是蔬菜,多采用先育苗后移栽方式。生产中蔬菜秧苗移栽主要依靠手工,移栽时首先需要在土壤中打穴,然后将待移栽的秧苗放入打好的穴中,最后再向穴中填土以完成移栽,该种移栽方法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并且移栽过程中投苗填土需要常常弯腰,劳动强度大。
现有的传统移栽器。过于单一,只能栽种某一大小的幼苗。传统农业中播种也是必须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种子栽种器装置。
目前,植物种植方法一般都是在土壤中挖好适合所种植物生长的洞穴,然后再在洞穴中放入所需的种子,或者种子和肥料。
现有的园林生物种子种植装置,在使用者进行种植使用时,往往难以对种子种植的深度进行测量,从而导致种子种植较深,影响种子的生长效率,且现有装置在钻孔种植时难以对推杆进行有效固定,从而导致装置进入泥土中时,泥土会对装置内的钻杆造成挤压,从而使装置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现有现有机器只能移栽幼苗,而不能直接在种种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包括柱块,所述设备主体柱块两侧焊接有把手块,所述把手块之间设置有把手;
所述柱块的前侧焊接有种子槽,所述种子槽下方设置有旋转片槽,所述旋转片槽的下方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下方连接有入土夹头;
所述入土夹头上设置有下固定扣,所述柱块下方设置有上固定扣,所述上固定扣与下固定扣上连接有连接条;
所述柱块下方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下方连接有底块。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种子槽为空心结构,所述旋转片槽为内含种子片槽的半封闭结构。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料管为上大下小的贯通的结构,所述下料管的出料口与入土夹头的上口大小相同且对齐。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入土夹头为可开合的结构,所述入土夹头上的连接条在拉紧是夹头紧闭。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槽为内设置弹簧的中空结构,所述底块的上部分与弹簧槽套接,上部分与弹簧槽内的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入土夹头的尖头的位置与底块的位置相同。
有益效果:
(1)该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通过入土夹头的开合结构,和在上连接的连接条,使得能随着插入而自动开合,解决了不能自动控制种子入土的问题。
(2)该手持式自动插土种子栽种装置通过弹簧槽与底块之间的弹性连接,使得用力时入土而不用力是可自动恢复成原样,解决了不能自动操作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泽军,未经朱泽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