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0476.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耿耿;江列湫;郭文忠;黄兴;陈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94 | 分类号: | G06F30/394;G06F30/39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鼎桂;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择优 机制 优化 分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均衡排序初始化,包括:运用时延驱动初始线网排序策略为各个线网建立层分配优先级,并基于线网的优先级大小,依次为每个线网进行初始层分配;
步骤S2: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包括重绕调整策略、重叠边排序策略和段分级策略;所述重绕调整策略针对优化时延这一目标对线网进行拆线重绕,同时不断提高目标函数中时延代价的权重;所述重叠边排序策略分别对线网重叠边和线网引脚数赋予不同权重后,以此决定布线顺序;所述段分级策略根据当前每个网格边上经过的导线段的数量,将网格边分为了不同的拥塞等级,并利用当前网格边的拥塞等级和已进行的修复次数,进行历史代价更新;
步骤S3:后优化:在不产生新溢出的情况下对所有线网进行最后一次拆线重绕,通过比较重绕方案与原方案的目标代价,将最优的选取方案作为最终的层分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绕调整策略,具体如下:
在记录原始线网的时延后,对线网进行拆线重绕;
接着比较新线网时延和原始线网时延的大小;
如果原来线网的时延更小,则将线网恢复为原线网,增加目标函数的时延权重α,循环上述步骤,直到达到阈值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边排序策略,具体如下:将线网引脚数纳入排序标准,同时,将线网重叠边数量也被纳入排序标准;
针对每个线网所经过的每个网格边,计算得到网格边上所经过的导线数量的和就是线网重叠边的数量,线网重叠边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overlapN=∑e∈Ncrosse (10)
其中overlapN代表线网N的重叠边的数量,crosse代表在二维布线方案中网格边e上所承载的导线的数量;
并定义一种新的排序方法,具体如下:
priorityN=α×|S(N)|+β×overlapN (11)
其中α和β都是用户自定义的参数,|S(N)|代表线网N的引脚数,overlapN代表线网N的重叠边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设置为1,β设置为1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分级策略基于A*算法中的评价函数构建,具体如下:
he=x×degreee+y×ranke (8)
其中x和y都是用户自定义的参数,he代表网格边e的历史代价,degreee代表目前已经进行的修复非法线网的轮次,ranke代表网格边e的拥塞级别;
拥塞级别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ranke=crossnets/z (9)
其中,crossnets代表当前网格边e上经过的导线数量;z为用户自定义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择优机制的时延优化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和y设置为0.05,z设置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4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