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441.4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麦建明;唐厚闻;李红涛;白云飞;邵恒;刘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贤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室软囊储氢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包括储氢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瓶主体(1)设有氢气口(3)和承压流体口(4),所述双室软囊储氢瓶还包括软性隔囊(2),该软性隔囊(2)位于所述储氢瓶主体(1)内部,所述软性隔囊(2)的一端开口,所述软性隔膜的开口端围绕所述氢气口(3)密封连接所述储氢瓶主体(1);
所述软性隔囊(2)外侧和储氢瓶主体(1)内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内用于存储承压流体,所述承压流体口(4)贯通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软性隔囊(2)内部形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用于存储氢气,所述氢气口(3)贯通所述第二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流体为压缩空气、压缩氮气、液态水或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口(3)和承压流体口(4)分别位于所述储氢瓶主体(1)中相对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隔囊(2)粘接、卡接或焊接连接所述储氢瓶主体(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隔囊(2)的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瓶主体(1)为卧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流体口(4)连接有承压流体输送结构,该承压流体输送结构包括承压流体存储腔、流体传输泵和流体输送管路,所述承压流体存储腔通过流体输送管路连接流体传输泵,并接入所述承压流体口(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口(3)安装有压力喷口。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过程:通过氢气口(3)在软性隔囊(2)内存储氢气,通过承压流体口(4)在软性隔囊(2)和储氢瓶主体(1)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
释放过程:通过氢气口(3)释放氢气,氢气释放过程中,根据氢气释放量通过承压流体口(4)输入承压流体,以保持瓶内压力稳定。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过程:通过氢气口(3)在软性隔囊(2)内存储氢气,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4),在软性隔囊(2)和储氢瓶主体(1)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
释放过程: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4),向第一腔体内输入承压流体,由压力喷口释放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4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