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60378.4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亮;李其乐;姜钊;张勇;陈彦续;周其君;陈岱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徐苏明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火 安全 开关 模拟器 电池 管理 系统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及方法。该模拟器包括触发装置、保险装置和开关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和所述保险装置适于与电池管理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开关装置适于接入高压回路,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开关装置的使能端连接;当所述触发装置未被触发时,所述开关装置适于导通所述高压回路;当所述触发装置被触发时,所述开关装置适于断开所述高压回路且所述保险装置适于断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验证电池管理系统相关软件的诊断功能和点爆功能,既能保证软件质量,又可以降低测试费用,大大减少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对其安全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新能源汽车发生例如碰撞等紧急情况时,需要切断动力电池的高压回路,以使高压系统进入安全状态,保障人身安全。目前,为了保证有效切断高压回路,普遍采用烟火式安全开关,通过电池管理单元对位于高压回路中的烟火式安全开关的触发点爆,强制切断高压回路。
为了确保在真正需要点爆烟火式安全开关的工况下,烟火式安全开关能够被成功点爆,电池管理单元需时刻监测烟火式安全开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一旦烟火式安全开关发生故障,需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从而避免发生碰撞时无法切断高压回路。所以在电池管理单元的软件策略设计阶段,需要设计一套诊断程序用于监测烟火式安全开关的状态,同时需要设计一套点爆程序用于在紧急工况下点爆烟火式安全开关。对于这些软件策略的测试验证,需要接入真实的烟火式安全开关以便验证软件的功能,从而保证软件的质量。而且在每一轮的软件迭代测试过程中,这些功能需要被重复测试,这意味着每一轮的软件测试都需要接入真实的烟火式安全开关。但是,由于烟火式安全开关价格昂贵,而且点爆之后不可恢复,所以这种测试方法所花费的成本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其包括触发装置、保险装置和开关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和所述保险装置适于与电池管理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开关装置适于接入高压回路,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开关装置的使能端连接;
当所述触发装置未被触发时,所述开关装置适于导通所述高压回路;
当所述触发装置被触发时,所述开关装置适于断开所述高压回路且所述保险装置适于断开。
本发明的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的有益效果是,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相关控制软件进行测试验证时,可将电池管理系统中真实的烟火式安全开关替换为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当电池管理单元未触发该模拟器时,其中的开关装置保持关闭状态以导通高压回路,并且可通过触发装置的相关信号确定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从而可模拟烟火式安全开关被触发前的正常运行状态;当电池管理单元受例如汽车紧急故障信号等触发该模拟器时,其中的开关装置变为断开状态以断开高压回路,且保险装置断开了触发装置与电池管理单元间的回路,从而可模拟烟火式安全开关被触发后的状态,也就是模拟烟火式安全开关被点爆,其本身无法再被触发且高压回路断开的状态。也就是可以验证电池管理系统相关软件的诊断功能和点爆功能,既能保证软件质量,又可以降低测试费用,大大减少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该烟火式安全开关模拟器还包括放大装置,所述触发装置通过所述放大装置与所述开关装置的使能端连接。
由此,通过放大装置对触发装置的相关信号进行放大后再驱动开关装置,可以进一步保障开关装置可以被有效触发,从而更准确模拟烟火式安全开关实际动作时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触发装置为电阻,所述放大装置为放大驱动电路,所述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入所述放大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放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装置的使能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