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快速布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58475.X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6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辛长军;鲁丙林;唐娅;匡焰军;梁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E03C1/02;E03C1/122;G06F1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张平力 |
| 地址: | 415699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模型 室内 排水 管线 快速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快速布置方法,涉及管线布设技术领域,包括,步骤a,根据待布设房屋的房屋结构预设给排水管道的布设路线;步骤b,分别建立房屋和给排水管道的BIM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测;步骤c,根据碰撞检测结果对所述布设路线做出调整;在对所述布设路线做出调整时,根据碰撞检测结果中碰撞点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当碰撞点存在硬碰撞时,根据硬碰撞管道数量A对布设路线做出调整,在对碰撞点的给排水管道进行位移时,根据BIM模型中的碰撞数据获取对应的位移距离B,并根据碰撞点的管道外直径R和楼板厚度D的大小对位移距离B进行调节和修正。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效提高了给排水管道的布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线布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快速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是用来形容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BIM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工程周期。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182817A。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该方法仅通过重复进行多次碰撞检验,完成对管道的调整,其完全依赖于BIM模型的碰撞检验,当碰撞点过多时,其工作量庞大,由此可见,该方法管道布置效率低、稳定性差。
目前,在对给排水管道布设时多采用二维图纸,其工作效率低,且现有技术中结合BIM模型的布设方法依然存在布设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快速布置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BIM模型准确调节布设管道位置导致的给排水管道布设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快速布置方法,包括:
步骤a,根据待布设房屋的房屋结构预设给排水管道的布设路线;
步骤b,分别建立房屋和给排水管道的BIM模型,并将房屋模型与给排水管道模型进行整合,对整合后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
步骤c,根据碰撞检测结果对所述布设路线做出调整;
在所述步骤c中,在对所述布设路线做出调整时,根据碰撞检测结果中碰撞点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当碰撞点存在硬碰撞时,根据硬碰撞管道数量A对布设路线做出调整,在对碰撞点的给排水管道进行位移时,根据BIM模型中的碰撞数据获取对应的位移距离B,并根据碰撞点的管道外直径R的大小对获取的位移距离B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根据待位移的给排水管道所在楼板的楼板厚度D的大小对调节后的位移距离进行修正;
修正完成后,将修正后的位移距离B”与最大位移距离进行比对,以确定对碰撞点的管道进行位移或更改管道路线,在控制碰撞点的给排水管道进行位移时,根据修正后的位移距离B”的大小选取不同内壁厚度的给排水管道进行位移,在对选取的给排水管道的内壁厚度进行补偿时,根据选取的给排水管道的内直径r的大小对选取的给排水管道内壁厚度进行补偿。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布设路线做出调整时,根据碰撞检测结果中碰撞点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其中,
当碰撞检测结果中无碰撞点出现时,不对布设路线做调整;
当碰撞检测结果中的碰撞点均为间隙碰撞时,根据碰撞数据对存在碰撞点的给排水管道进行位移;
当碰撞检测结果中的碰撞点包含硬碰撞时,根据硬碰撞管道数量A对布设路线做出调整。
进一步地,在根据硬碰撞管道数量A对布设路线做调整时,将硬碰撞管道数量A与预设硬碰撞管道数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布设路线做出调整,其中,
当硬碰撞管道数量A<A1时,根据碰撞数据对各硬碰撞管道分别进行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8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