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纳米纤维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8429.X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峰;龚元兵;宋子良;马宜人;梁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佛山市钜联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纳米 纤维 装置 | ||
1.一种制备纳米纤维膜的装置,至少包括:
喷嘴(3),用于引导熔融树脂进行静电纺丝以生产纳米纤维膜,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辅助纺丝单元(9)和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其中,
第一辅助纺丝单元(9),其被配置为能够形成沿喷嘴(3)延伸的方向从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喷嘴(3)的前端侧进行喷射加热的第一气流(14),
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其被配置为能够形成沿喷嘴(3)延伸的方向从喷嘴(3)的前端侧朝向喷嘴(3)的后端侧进行喷射加热且围绕第一气流(14)的第二气流(15);
所述第二气流(15)是第一气流(14)沿喷嘴(3)延伸的方向从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喷嘴(3)的前端侧喷射进入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后由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将进入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的气流导出所形成的;
用以引导第一气流(14)的气流通道的一端为喷射通道(12),所述喷射通道(12)被配置为以其气流喷射方向环绕喷嘴(3)的延伸方向或纺丝射流方向的方式形成于纺丝单元(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辅助电极(4)和电绝缘单元(5),电绝缘单元(5)具有围绕喷嘴所形成的位于喷嘴(3)与辅助电极(4)之间的空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喷射通道(12)所排出的第一气流(14)进入电绝缘单元(5)中所形成的空腔(8),并以围绕纺丝射流空间的方式从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喷嘴(3)的前端侧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流(14)从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喷嘴(3)的前端侧流动,并且其与纺丝射流空间之间在与喷嘴(3)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具有递减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原料预处理单元(1)以及由内筒(6)和设于原料预处理单元(1)与喷嘴(3)之间且覆盖内筒(6)的外筒(7)所共同形成的套筒结构,内筒(6)具有用以引导从原料预处理单元(1)排出的熔融树脂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7)套设在内筒(6)的外部,外筒(7)与内筒(6)之间保留有用以形成第一辅助纺丝单元(9)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电极(4)上以绕喷嘴(3)的纺丝射流方向包围式环绕喷嘴(3)的方式形成有辅助电极曲面(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佛山市钜联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佛山市钜联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84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