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编排的微服务架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715.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唐丽;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程洁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编排 微服 架构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编排的微服务架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系统通过消息队列来实现微服务组合的灵活性,使用Kafka消息队列实现微服务之间的数据通信;对服务组合策略进行统一描述,各个微服务根据服务组合策略进行智能编排;微服务组合热更新控制平台提供了一个用户可自行定义服务组合策略的平台;守护线程实时监控组合策略的变更,通过更改微服务所订阅的消息通道Topic来实现微服务间数据流转方向的改变。本发明实现了微服务组合的自动化配置和无需停机重启的热更新方式,提高了更改服务间数据流转方向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服务架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编排的微服务架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微服务是一种新的软件架构风格,在微服务体系结构中,可以将应用分解为多个较小服务,各个服务可以由独立的团队进行开发、部署。随着微服务体系架构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型应用程序开始采用微服务的方式来部署和运行,传统的单体架构应用被拆分为多个功能独立的微服务。微服务具备高度的平台互操作性、动态扩展能力、强大的容错能力等,受到了工程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在微服务架构中,通常单一微服务仅能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而实现复杂的业务功能时,需将系统中各个独立的微服务进行灵活组合,以满足更为丰富的业务需求。微服务架构解决了单体架构扩展性和维护性差的问题,但多个微服务如何有效地进行协同组合工作成了新的问题,微服务组合也成为了微服务架构中不可忽视的研究重点。
传统的编制模型能够描述复杂计算机系统中,中间件与各项业务之间的自动化安排、协调与管理,是典型的中心化的模式。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掌控业务流程的全局状态,但是服务之间耦合度高,控制中心脆弱,系统容错率低,在一些相对复杂的业务场景中可能会出现功能模块之间的数理混淆、边界模糊等问题,使得服务质量下降,出现大量冗余代码。而新兴的分布式编排模型则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模式,每个涉及其中的服务都知道何时执行自己的操作,何时与别的服务进行交互。目前而言,微服务组合方法基本都是基于工作流模型这种预定义服务组合交互顺序的方式,因此研究一种自动化的服务组合配置的微服务智能编排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复杂微服务环境下服务编排组合变更成本高且需重启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数据流转自动配置、不停机配置更新的智能编排方案,实现了自动化的服务组合配置,提高了更改服务间数据流方向的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编排的微服务架构优化方法,包括:
(1)数据流转控制;
(2)服务组合策略统一描述;
(3)微服务组合热更新控制平台;
(4)智能编排;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数据流转控制设计包括使用Kafka消息队列来实现微服务之间的数据通信,然后通过更改微服务所订阅的消息通道Topic来实现微服务间数据流转的改变。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服务组合策略统一描述包括对涉及到的服务组合策略进行统一描述,方便后续软件开发者或策略制定者参与到系统开发中。微服务组合策略中数据结构的设计包括服务组合信息和系统功能两个方面。服务组合信息用于具化微服务组合策略的静态属性,包括微服务名称、微服务消息通道信息、微服务发布订阅主题信息等,而系统功能包括对异常处理的功能和返回结果处理的功能。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微服务组合热更新控制平台设计包括对组合策略进行相应的配置,同时也可以看到配置生效后的微服务组合信息。热更新控制平台将微服务抽象为节点信息,将微服务间的数据链路关系抽象为链表,生成相应的拓扑图清晰的展示各个微服务之间的链路调用关系。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智能编排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4-1)设置公共模块对微服务热更新控制平台下发的微服务组合策略更改请求进行合理性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