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272.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屏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G09G3/00;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序 液晶 投影 初始 亮度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人眼的明适应时间内,通过调节时序混色液晶投影每场的背光信号和每场的液晶透过率,使时序液晶投影启动之初的亮度是一个渐亮的过程直至达到正常亮度,所以就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的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较高而会引起人眼刺激的问题。还因为本发明具体是通过调节时序混色液晶显示器每场的背光信号和每场的液晶透过率,使得时序液晶投影启动之初的亮度是一个渐亮的过程,本发明在渐亮的过程中能够确保目标图像的正常显示,而不会出现目标图像的显示颜色出现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时序液晶显示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液晶显示器成为常用的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的功能,因此配置背光模块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背光源,进而使液晶显示面板达到显示的功能。但是随着液晶材料以及背光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投影器件越来越普及,人们对于画质、分辨率、光效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液晶显示器混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空间混色和时序混色。空间混色是以红绿蓝三基色单元为一个像素点,进行空间上的混色;而时序混色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通过提高液晶显示(LED)的刷新率,使得LED在一帧时间内显示红绿蓝三场画面,这样可实现时间上的混色。相比利用空间混色的传统液晶显示器,时序混色技术不需要滤色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3倍以上功效,而且还可以将显示器的分辨率扩大三倍,但是利用时序混色显示器产生的投影方式将有较高的亮度。
传统的卤素灯投影机,或者UHP/UHE灯泡投影机,在启动后,亮度逐渐增加。这个过程是由于灯泡是高压卤素灯,启动过程很慢。但是这个过程不可控,且在启动过程中,光源的色温和色坐标不符合画面颜色需求,达不到正常观看的需求。所以,这样的逐渐亮起的过程,不是消费者需要的。
但是,在我们使用的环境里,经常会有这样的需求,即投影环境是深夜或者暗室条件,当人在这个环境里,开机的瞬间如果采取高亮模式,眼睛会觉得光线刺眼,几乎看不清物体,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看物体,这一过程叫做明适应。日常生活中,人的明适应时间大约为一分钟。
但是,在增加亮度的过程中,又有多个方法。传统的方法只是单纯的改变背光照明,即改变投影机的照明系统的亮度。这样的做法下,亮度在增加的过程里,由于RGB亮度的增长无论是线性,或者非线性的,都不一定符合色度学逻辑,不支持颜色始终保持正常的观感。因此,随着背光亮度的增加,时刻通过调整液晶像素的透过率,确保每个阶段的白平衡都合适,才能最好的符合人眼的观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较高而会引起人眼刺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使时序液晶投影启动之初的亮度实现逐渐增强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序混色液晶投影初始亮度优化方法,在人眼的明适应时间内,通过调节时序混色液晶投影每场的背光信号和每场的液晶透过率,使时序液晶投影启动之初的亮度是一个渐亮的过程直至达到正常亮度。
进一步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目标图像正常显示时的每个像素点的数据信号,计算该像素点正常显示时的目标三刺激值Xtarget,Ytarget,Ztarget;
根据目标图像正常显示时的每个像素点的每场背光信号的三刺激值,以及该像素点的目标三刺激值Xtarget,Ytarget,Ztarget,计算目标图像正常显示时该像素点的每场的背光信号所对应的目标液晶透过率Ttarg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屏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屏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