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129.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军;杨光友;谢晓红;季杨;雷岷;郭志强;邝良德;郑洁;李丛艳;张翠霞;张翔宇;杨超;袁定胜;唐丽;杨锐;李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50;A23K10/30;A23K10/37;A61K35/68;A61K36/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性 肠炎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给出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黄连、苦木、石榴皮和常山,并将该中药组合物应用在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构建中。还给出了一种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35日龄的体重为750‑900g的幼兔,人工感染盲肠艾美耳球虫卵囊100‑200个/只,同时采用添加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粉剂的日粮饲喂2‑3周,得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本发明采用添加了中药组合物的日粮用于肠炎模型的构建,具有稳定的可再现性,所得模型可以适用于疗程较长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有效解决了现有构建方法中缺少稳定可再现性、成本较高和难以标准化只适用于个体构建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肠炎模型建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肠炎主要包括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营养性肠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构建动物肠炎模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研究各种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药物。
动物肠炎模型现目前主要包括自发性动物肠炎模型、转基因动物肠炎模型、诱发性动物肠炎模型。自发性动物肠炎模型是指动物自然发生肠炎或类似肠炎的疾病,比如南美的白毛顶绢毛猴,经笼养后,可自然产生肠道炎症,但该动物稀少、昂贵,很难控制肠炎过程,因此很难应用。转基因动物肠炎模型是利用现代转基因技术,建立研究需要的各种肠炎模型,此类动物模型在小鼠类实验动物上比较多,转基因动物肠炎模型由于模型动物价格较高,主要应用于基础医学研究和人的新型药物开发和评价,不适用于畜牧兽医领域应用。
诱发性动物肠炎模型主要包括免疫诱导动物肠炎模型、化学介质诱导动物肠炎模型、病原菌诱导动物肠炎模型等。免疫诱导动物肠炎模型建立的方式是采用同种异体组织或异种异体组织对实验动物致敏而得到的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主要在大小鼠动物上建立,主要用于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筛选等。化学介质诱导动物肠炎模型,通常使用化学介质直接刺激动物的肠道,肠道受刺激的部位发生炎性病变而建立的肠炎模型,常用的有葡聚糖硫酸钠、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模型、2,4-二硝基苯磺酸-乙醇模型、乙酸模型等,该模型方法用于大小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兔、鸡、猪等)建立肠炎模型,但该模型的缺点是化学介质的诱导一般只能形成局部炎症,同时实验动物对此类化学介质的治愈率较高,不适用于疗程较长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病原菌诱导动物肠炎模型,是将一定浓度的病原菌(比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等),采用口服、灌胃或皮下注射等方式,诱导实验动物发生细菌性肠炎,此类肠炎模型的发生更接近于自然状态,其缺点是很难做到标准化,同时缺少稳定的可再现性,此方法适用于个体动物建立肠炎模型,不适用于畜牧生产群体动物建立肠炎模型。
2020年7月1日起,国家施行食品类动物(畜禽、水产等)商品化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养殖现场推行减少抗生素使用方案。因此,研究筛选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在自然养殖条件下,开展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评估试验,存在随机性较大和偶然因素较多等问题。因此,建立一种成本低廉、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标准化程度高,接近自然状态的细菌性肠炎模型是筛选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的基础,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同时家兔是实验动物类别之一,具有成本低廉、遗传稳定、易获取等优势,适用于畜牧生产性群体动物建立肠炎模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幼兔细菌性肠炎模型的构建方法,采用添加了中药组合物的日粮用于肠炎模型的构建,具有稳定的可再现性,所得模型可以适用于疗程较长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有效解决了现有构建方法中缺少稳定可再现性、成本较高和难以标准化只适用于个体构建等问题,适用于畜牧兽医领域群体动物肠炎模型的建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黄芪、黄连、苦木、石榴皮和常山,黄芪、黄连、苦木、石榴皮和常山的质量比为80-120:140-160:180-220:230-260:280-320。
进一步,黄芪、黄连、苦木、石榴皮和常山的质量比为100:150:200:25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