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和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55629.X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还向州;沈培;王介炀;王铁铮;任继军;葛然;姚毅文;陈建军;胡旭浩;吴磊;张雷;徐曼;樊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00;E04G1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温开瑞 |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超厚内 墙体 工具 支撑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和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其包括组装式支撑架、侧模体系和防侧移体系,侧模体系环绕待浇筑墙体轮廓设置形成浇筑空腔,组装式支撑架设置在侧模体系远离浇筑空腔的一侧支撑侧模体系,防侧移体系设置在施工地面与组装式支撑架之间限制组装式支撑架的移动。本申请具有浇筑墙体无穿孔、不干扰墙体内部布线的效果,同时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能够保障墙体不发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进一步对医疗建筑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要求,其中直线加速器是生物医学上的一种用来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器装置,由于其特殊性,为了防止直线加速器工作时的射线泄漏,要求建筑达到防辐射的规定,一般直线加速器区域的内墙体厚度都会超过1m,甚至厚达好几米,且墙体内部配筋多,管线复杂。此类超厚内墙体的施工,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完善:
一、这种超厚的内墙体侧模如何进行加固,以避免在实际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涨模等现象;
二、常规的对拉螺杆固定侧模,对拉螺杆分布较密,纵横向一般在500mm一道,但是对于这种管线布置较密的内墙体,如何规避是改善的重点;
三、抗辐射性墙体对成型墙体的密实性要求很高,实用对拉螺杆固定侧模,容易在腔体内形成贯穿的缝隙。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和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超厚内墙体的浇筑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和施工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包括组装式支撑架、侧模体系和防侧移体系,侧模体系环绕待浇筑墙体轮廓设置形成浇筑空腔,所述组装式支撑架设置在侧模体系远离浇筑空腔的一侧以支撑所述侧模体系,所述防侧移体系设置在所述组装式支撑架与施工地面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组装式支撑架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浇筑墙体周侧的侧模体系形成浇筑空腔,以便进行墙体浇筑,设置组装式支撑架对侧模体系进行支撑,而不通过传统的对拉螺杆固定模板结构,有效避免了墙体穿孔和干扰墙体内部布线。组装式支撑架替代传统的对拉螺杆支撑固定侧模体系,能够有效规避对拉螺杆穿设墙体所造成的干扰布线和墙体穿孔的问题;设置防侧移体系,对组装式支撑架与施工地面之间的连接进行专门加固,在墙体厚度过大,组装式支撑架受力较大的情况下,预防组装式支撑架发生平移,进而保证侧模体系的位置稳定,保障墙体轮廓稳定,保障墙体质量。
可选的,所述防侧移体系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和倾斜设置的防侧移杆,所述防侧移杆上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所述防侧移杆下端向远离所述侧模体系的一侧倾斜;所述防侧移杆的下端预埋在施工地面中,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组装式支撑架固定;所述防侧移杆和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有锚固板,锚固板预埋在施工地面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将组装式支撑架固定在施工地面上,支撑杆自身能承受较大的竖直向力;设置在支撑杆远离侧模体系一侧的防侧移杆能够承载较大的水平向力,防侧移杆对支撑杆形成支撑,预防支撑杆发生变形的同时,预防组装式支撑架和侧模体系发生侧移,保障墙体结构不发生变化;锚固钢板能够提高支撑杆和防侧移杆下端与施工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预防支撑杆和防侧移杆发生整体移动。
可选的,所述组装式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受力杆件和多根传力杆件,所述受力杆件与所述传力杆件拼合而成的三角形或梯形的支撑架,所述传力杆件和所述受力杆件之间、所述传力杆件和所述传力杆件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所述受力杆件抵接支撑所述侧模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洱风味的冷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悬浮驱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