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神经促通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5423.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刘杰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B65H7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神经 促通仪 | ||
本发明属于神经促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脑神经促通仪,针对现有促通仪无收纳机构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机,主机上电性连接有多个导线,导线电性连接有接触片,所述主机一侧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固定有第一绕线轮,多个导线均绕设在第一绕线轮上,主机前端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内插接有对接块,两个对接块之间固定有收纳盒。本发明中,将多个接触片拉到对应的存放区内,转动第一绕线轮,将导线进行卷收,卷收完毕后,第一弹簧推动卡块和对应的卡槽卡接,继而将第一绕线轮的位置固定,从而防止第一绕线轮转动,继而将导线收紧,从而使得接触片分区收纳,防止被污染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促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神经促通仪。
背景技术
经促通技术又叫神经促进技术,促通技术,易化技术,是指为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正常运动模式、姿势、控制力及平衡反应的形成,抑制和避免异常运动模式而采用的一系列训练方法,其基本要素包括两方面:①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姿势反射、平衡控制能力形成;②抑制原始、异常的运动形式。
现有神经促通类产品,可对不同部位进行通电,通过特定调制低频电流,可对麻痹肌进行促通式收缩训练,以达到促通神经的效果,现有的脑神经促通仪一般包括主机、多根导线和多个导电接触片,现有的促通仪没有针对导线和接触片设计收纳机构,导致导电片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促通仪无收纳机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脑神经促通仪。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脑神经促通仪,包括主机,主机上电性连接有多个导线,导线电性连接有接触片,所述主机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绕线轮,多个导线均绕设在第一绕线轮上,主机前端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内插接有对接块,两个对接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收纳盒,收纳盒内设置有收纳机构,主机上设置有卡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收纳机构在收纳盒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隔板,隔板将收纳盒分隔成多个存放区,收纳盒前端贯穿开设有开口,导线穿设于开口内,接触片置放于对应的存放区内,开口内设置有定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在开口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和第二凹槽匹配的定位杆,定位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龙门夹块,龙门夹块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截面设置成弧形。
优选地,所述卡定机构在主机靠近连接轴一侧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卡块,卡块截面设置成半球形,第一绕线轮和卡块接触位置开设有匹配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隔板顶部开设有隔空腔,隔空腔的面积小于接触片。
优选地,所述收纳盒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扣板。
优选地,所述主机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直轴,直轴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绕线轮,第二绕线轮上绕设有卷簧,卷簧另一端和第三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绕线轮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和连接轴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机底部开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壁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和第三凹槽连通,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旋钮,定位旋钮和第二绕线轮自然接触。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表面材料为硅胶材质,接触片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吸槽,多个吸槽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汇流槽,汇流槽和吸槽之间开设有导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神经促通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刘杰,未经李刘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