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的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55392.5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昶森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08;B32B37/00;B32B41/00;D04H5/06;D04H3/14;D04H1/54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朱如松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加工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纺布的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组件、限位组件、热压机构、导向组件和冷压机构;热压机构包括热压箱,所述热压箱内设置有热压辊组,所述热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雾化板,所述热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第二雾化板;本发明,通过冷压机构的设置,可以对热压后的无纺布进行冷压平整,避免自然冷却时,无纺布层与层之间分离或鼓包,且在制冷组件、旋转接头、输送管道和气泵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制冷组件产生的热量输送到热压机构内重复利用,节省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的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在对无纺布进行生产加工时,常常需要根据加工要求将多层无纺布布料加工成复合无纺布结构,但现有的无纺布在加工完毕后,直接经过自然晾干或散热,有时会造成无纺布分开,造成复合的无纺布不平整;
第一、有的加工装置会使用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压平,但这些冷却装置大多数使用冷却管和冷却箱进行冷却,管道比较多,安装不方便,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冷却装置结构简单,且安装比较方便的冷却装置;
第二、大多数的加工装置,当多个无纺布在进入到加工装置时,大多数的支撑装置上的支撑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进行调节,因此,本发明提出了支撑辊的位置可以调节,且可以调节支撑辊的数量,从而可以适用不同层数的无纺布加工;
第三、加工装置中冷却机构产生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本发明提出将冷却机构产生的热量循环利用在热压机构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的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具有冷却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其产生的热量可以重复利用在热压机构内,且支撑组件的数量和位置可以调节,限位组件的倾斜设置,使无纺布进入到热压机构时,更加的顺畅、摩擦力更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组件、限位组件、热压机构、导向组件和冷压机构;
热压机构包括热压箱,所述热压箱内设置有热压辊组,所述热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雾化板,所述热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第二雾化板,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热压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压机构相连通;
所述冷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对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上冷压辊和下冷压辊,所述上冷压辊和下冷压辊内均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上冷压辊和下冷压辊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制冷组件的散热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通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通过固定机架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轮与下冷压辊相连接,第二转轮与上冷压辊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昶森无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昶森无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