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氢轻烃转化生产丙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5238.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亮;滕刘中;娄青青;马余璐;王近近;李宗杰;史杰雷;龚旭辉;闫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科创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6 | 分类号: | C07C4/06;C07C7/11;C07C7/00;C07C7/04;C07C9/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陈佳丽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氢轻烃 转化 生产 丙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烃临氢转化生产丙烷的方法。将轻烃原料、富氢气体和循环轻烃加热至反应温度,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反应产物经冷却、分馏单元分别得到干气、丙烷、芳烃汽油组分,未反应的轻烃原料、富氢气体和循环轻烃返回反应器继续反应。一方面,本发明以轻质烷烃为原料,可以有效利用炼厂大量过剩的轻质烷烃;另一方面,该方法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可显著提高催化剂单程寿命、降低干气产率、提高原料转化率和丙烷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氢轻烃转化生产丙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丙烷脱氢(PDH)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该工艺丙烯产能逐渐增多,原料丙烷的来源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沿海城市可从美国、中东等进口,但内地新建的PDH项目,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丙烷的来源和运输问题。国内丙烷主要来源于炼厂液化气或者油田伴生气,丙烷含量较低而且储存分散,其硫含量也较高。
目前,国内液化石油气市场产能过剩,再加上民用液化气资源消费结构正在向天然气、煤电等清洁、环保能源倾斜,液化气现有市场资源供应格局正在承受着较大冲击。此外,C5C6轻烃及轻石脑油等炼厂副产物,由于具有饱和蒸汽压低、芳潜值小、辛烷值低、化工利用率低等特点,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如何有效利用数量可观的轻质烷烃资源,提高其附加值,已成为石化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利用轻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烷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炼厂大量过剩的轻质烷烃组分,而且可以解决日趋紧缺丙烷脱氢原料的问题。
专利CN201811128822.2公开了一种由链烷烃生产丙烷和汽油的方法,链烷烃在非临氢、0.1~3.0Mpa、400~550℃、进料质量空速为0.1~10.0h-1的条件下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催化剂的α值为60~80,链烷烃选自C5~C12链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法可在非临氢条件下生产丙烷,并副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
CN201110143541.6公开了一种利用丁烷生产丙烷和汽油的方法,包括使含丁烷的原料在非临氢、0.1~3.0MPa、300~600℃,进料质量空速为0.1~10.0h-1的条件下与丁烷转化催化剂接触反应,可将丁烷转化成丙烷,并副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
专利CN202011476119.8通过将HZSM-5分子筛和改性Y型分子筛及β分子筛、丝光沸石、SAPO-34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制得复合载体,通过金属改性和水热处理得到催化剂,获得理想的复合载体上的酸量和酸强度。该催化剂在非临氢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反应结果。
现有丙烷生产工艺中通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和非临氢工艺,存在催化剂单程周期较短、反应温度较高、干气产率高、原料转化率低等缺陷,这无疑会导致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装置能耗高,而临氢工艺生产丙烷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轻烃临氢转化生产丙烷的方法。一方面,以轻质烷烃为原料,可以有效利用炼厂大量过剩的轻质烷烃;另一方面,该方法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可显著提高催化剂单程寿命、降低干气产率、提高原料转化率和丙烷产率。
本发明轻烃临氢转化生产丙烷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轻烃原料、富氢气体和循环轻烃通入原料加热炉,加热至反应温度后进入反应器;
2)反应器中装填有酸性催化剂,加热后的轻烃原料、富氢气体和循环轻烃在反应器中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得到甲烷、乙烷、丙烷、丁烷、C5C6、芳烃汽油等混合反应产物;
3)步骤2)的混合反应产物经冷却、分馏单元分别得到干气、丙烷、芳烃汽油组分,未反应的轻烃原料、富氢气体和循环轻烃返回反应器继续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科创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科创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