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屑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966.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招嘉斯;周黎贞;张娇;韩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49;A61K8/368;A61K8/60;A61Q5/00;A61Q5/12;A61P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屑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去屑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1~3份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1~3份水杨酸、0.1~10份天然头皮护理提取物、0.1~5份麦芽四糖。本发明立足头屑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头皮微生态、皮脂分泌和个体头皮屏障,所述去屑组合物使用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水杨酸、天然头皮护理提取物和麦芽四糖作为有效成分,协同实现从修复头皮皮肤屏障、维持头皮微生态平衡以及抑制头皮皮脂分泌等方面对头皮进行有效护理,以较低用量的去屑组合物净化原有头皮屑,安全无刺激,达到温和长效的去屑效果。本发明将所述去屑组合物能够简单复配到去屑化妆品配方中,控油、保湿、止痒、去屑效果提升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去屑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头皮相关的各种疾病中,头皮屑是非常常见且频发的头皮疾病,皮肤医学领域将头皮屑称之为“头皮糠疹”,临床表现为头皮或头发上过多的细小灰白色干燥或稍油腻的糠秕样屑片,大多数情况下伴随瘙痒症状,受其困扰的人群比例高。据因敏特一项针对3000名年龄在18~49岁的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有头皮屑的困扰,43%的受访者存在头皮瘙痒的情况,可见头皮屑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众多治疗去屑的方法中,去屑洗护产品无疑是大众的必然选择。
目前市面上具有去屑功能的洗护产品琳琅满目,主要是通过添加抗真菌剂吡硫鎓锌(ZPT)、吡罗克酮乙醇胺盐(OCT)、甘宝素等抑制马拉色菌的增长和繁殖。但研究表明,无头皮屑人群的头皮菌群中同样存在马拉色菌,因此头皮屑的产生不仅仅源于马拉色菌,还与其他真菌、细菌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3个主要因素决定了头皮屑的形成:头皮微生态、皮脂分泌和个体头皮屏障。由此可见,单纯靠抗真菌治疗头皮屑不是唯一有效的对策,需要采取综合方法来恢复及维持头皮微生物间的生态平衡。
CN112294685A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功能的头皮护理组合物,包括吡硫鎓锌、聚乙二醇-14M、甘草酸二钾和乳酸杆菌发酵产物。在前述五种特定成分的搭配下,可调节头皮微生态,重建头皮菌群平衡,增强头皮角质层屏障功能,实现长效、不反复的去屑止痒功效。但近年研究发现,其采用的吡硫鎓锌对水生生物有胚胎毒性。欧盟委员会将吡硫鎓锌从化妆品限用物质清单和化妆品准用防腐剂清单中移除,同时将其列入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进行监管。因此,虽然此专利公开的头皮护理组合物具备良好的调节头皮微生态及去屑功能,但其会对水环境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后续也会存在法规监管风险。
CN112315873A公开了一种去屑组合物,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活性组分:15-35%百部提取物、10-20%毗黎勒提取物、20-40%罗汉柏提取物、18-32%罗勒提取物、5-25%蓼蓝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抗炎抑制作用。但其仅仅具备杀菌作用,对头皮屏障及微生物稳态并无增强或恢复作用,长效去屑止痒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去屑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立足头皮屑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采取净屑、防屑、止痒三个维度,从而健康养头皮,调节头皮微生态,达到长效去屑止痒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屑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1~3份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1~3份水杨酸、0.1~10份天然头皮护理提取物、0.1~5份麦芽四糖。
所述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对真菌和霉菌具有广谱灭杀作用,不仅能有效地杀死产生头屑的酵母菌,同时还能有效地抑制格氏阳性、阴性以及各种真菌和霉菌。
所述水杨酸具有抑制油脂分泌,去屑增效作用,能减少去屑剂的用量达到优异的去屑效果。
天然头皮护理提取物可有效协助抑菌止痒,抑制过多的油脂分泌,对头皮炎症具有舒缓作用,从而维持头部皮肤的屏障健康及微生态平衡,从根源上防止头屑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