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683.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殷志俊;费林吉良;丁大为;吴可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G06K7/10;G01S19/43;G01G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流程 全链可 追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系统,包括清洁医废桶,用于存放医疗废物,并设置有UHF标签;转运车,用于运输并分发清洁医废桶;转运车GPS定位模块,用于实时上传车辆位置信息,且信息上传时间间隔设置为3‑5分钟/次;RFID读取设备,用于读取卸货数量,上传清洁医废桶信息,用于称重,数据核对,上报记录,还用于清洁医废桶信息扫描装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对医疗废物更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收集、处置与管理,利用转运车GPS定位模块、RFID读取设备和终端APP等设备,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地到处置中心进行全过程可追溯监管,提高了回收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现有的医废的运输流程还存在不足之处:不方便对医疗废物进行全程追溯,降低了医疗废物回收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废运输流程全链可追溯系统,包括清洁医废桶,用于存放医疗废物,并设置有UHF标签;
转运车,用于运输并分发清洁医废桶;
转运车GPS定位模块,用于实时上传车辆位置信息,且信息上传时间间隔设置为3-5分钟/次;
RFID读取设备,用于读取卸货数量,上传清洁医废桶信息,用于称重,数据核对,上报记录,还用于清洁医废桶信息扫描装车;
终端APP,用于读取NFC信息,并在读取后,对清洁医废桶进行分类,上传数据;
智能称重模块,用于对清洁医废桶进行称重,且能够感应清洁医废桶NFC标签,上传数据进行核对,完整则称重并上传数据,不完整,则提示警。
优选的,还包括转运车驾驶人员、医院工作人员、处置中心、科室、暂存地、推车和医废处理点。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模块采用差分定位算法,所述差分定位算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设校准点(x0,y0,z0)位置精确已知,用户位于校准点时,至第i颗卫星的径向距离为:Ri0=(x0-xsi)2+(y0-ysi)2+(z0-zsi)2,a
a式中si表示第i颗卫星;
步骤二、在校准点,用户钟测得中心站经第i颗卫星发布的出站信号的到达时间为tu0则从中心站经卫星i到校准点的伪距为:ρ0=c(tu0-t00)=Ri+Ri0+cτ+δr,b
b式中,c为光速,t00为在校准点时中心站出站信号的出发时间,Ri为中心站至第i颗卫星的径向距离,τ为中心站、卫星转发器和用户终端的设备群时延,δr为电波传播折射误差;
步骤三、当用户离开校准点到达位置(x1,y1,z1)时,用户钟测得出站信号的到达时间为tu1,此时从中心站经卫星到当前点的伪距为:ρ1=c(tu1-to1)=Ri+Ri1+cτ+δr,c
c式中,t01为在当前点时中心站出站信号的出发时间,Ri1为当前点用户终端至第i颗卫星的径向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