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能输送装置及其热传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636.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斌;黄文彦;郑钦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4007;H01M8/04082;H01M8/04089;F17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输送 装置 及其 元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能输送装置及其热传元件,其至少包括:热传元件,形成一个袋体状,具有至少一输入端及至少一输出端,以供流体输入及输出于其间;下板,设有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限位件,设于所述热传元件的外侧,其一端连接所述下板。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6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5361868,发明名称为 “一种热能输送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热能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流体传递热能,进而提供能量的 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贮气瓶的加热装置,如日本专利第4088198号《水素贮藏ヌソクのコソテナおよ びその加热装置》及图1所示,所述容器可放置两支贮气瓶,用以供应燃料电池所需的氢气,而燃料电池设有循环冷却水流道,其阴极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热使循环水的温度升高,经由所述流道的出水口流出,且所述容器包括有承座、水套及密封构件;承座用以承载贮气瓶,水套设置于承座上,且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出水口连通。其中当贮气瓶放置于承座上时,水套平贴包围贮气瓶,通过来自燃料电池的循环冷却水流道的出水口的高温水提供贮气瓶所需的热能。贮气瓶在吸收热量之后,可将内部储存在金属氢化物中的氢气排出。反之,在氢气充填的过程中,则必须对贮气瓶施以散热或冷却。然而前述的装置及水套:常 有组装不易、工时长、漏水不易维修、体积大、重量重、热传效率较差等缺点。
因此,设计一种不易泄漏热传流体、易于组装、维修,以及兼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热传效率佳的热能输送装置,是目前贮气系统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热能输送装置,透过热传元件、下板及限位件之间的应用, 以达成传递冷/热能量、易于组装、维修等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热传效率佳的热传元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提供一种热能输送装置,至少包括有:热传元件, 形成一个袋体状,具有至少一输入端及至少一输出端,以供外部的流体输入及输出于其间; 下板,设有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限位件,设于热传元件的外侧,其一端连接下板;
上述装置,限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一上板,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二穿孔;
上述装置,更包括至少一支撑件或至少一板件,连接上板与下板;
其中,上述下板透过第一穿孔与小穿孔连接快速接头;
其中,上述下板或限位件设有至少一穿孔以供热传元件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能突伸于其 外;
其中,上述热传元件的四周边缘处设有至少一固定片;
其中,上述下板连接有至少一导位件,用以导引贮气瓶定位;
其中,上述上板处连接有刮板,其外部设有压板;其中热传元件设于上板与下板之间;
其中,上述上板处连接有上板件,下板处连接有下板件;
其中,上述上板处连接有承板,使热传元件的固定片夹置于其间;其中固定片通过连 接件锁固于支撑件或限位件上;
其中,上述下板的第一穿孔处设有至少一限位沟槽,可使贮气瓶的定位环的凸肋卡固;
其中,上述上板具有四周边缘与扣环,可与控制部的扣接部或钢环相结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提供一种热传元件,形成一袋体状,具有至少 一输入端及至少一输出端,以供流体输入及输出于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